
增項情況拖累家裝業口碑裝修業主對套餐不信任
過去的2011年中,我們的調查對裝修保持著高度密切的關注,每一個裝修旺季之前,都推出相關的裝修調查,以了解裝修業主的疑慮與困惑。綜合一年以來裝修領域的調查結果,我們發現,惡意增項是裝修業主最糾結的頑疾,同時,在選擇家裝公司和建材方面,裝修者們擁有了更多理性的態度與主動權。調查結果顯示:28%的受訪者擔心家裝套餐中的惡意增項,22%認為自己并不能從家裝套餐中獲得實惠,21%擔心套餐式的裝修會讓自己的家失去個性。
選家裝公司質量先行價格因素墊底
家裝公司留住裝修業主的關鍵是裝修質量,花哨的營銷手段對裝修業主來說都是浮云。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認為施工質量是選擇家裝公司的首要標準。對于家裝公司的質量評判主要來自于朋友之間的相互介紹,口口相傳,而非網絡評價、廣告等。
也就是說,家裝公司只有在把活兒做到足以讓人稱贊的情況下,才能依次獲得更好的口碑與更多的客源。調查結果顯示:98%的受訪者不能完全接受家裝公司提供的建材,12%會選擇自行購買建材,69%會選擇家裝公司提供的建材,但是仍會到市場中主動了解情況。
一方面,裝修業主在裝修前期雖然不斷地淘便宜,找優惠,砍價格,但價格對于選擇家裝公司和購買建材的影響已經排到最末,不再起決定性的作用。在物美價廉的期許下,裝修業主更加相信的是“一分錢一分貨”,特別是在環保高要求的情況下,裝修業主相信高價格買來的環保裝修更加靠譜兒放心。另一方面,價格不再是決定因素不代表裝修業主肯為任何高昂的價格埋單,他們仍舊關注相關領域的優惠信息,希望得到更實在的價格和更多的優惠。
家裝公司口碑被增項所拖累
家裝套餐亦步亦趨走到現在,已經飽受詬病,再加上惡意增項的拖累,僅有11%的受訪者完全信任家裝套餐、認為套餐是裝修省錢省力的好辦法。更多的人對于裝修套餐帶著質疑與不信任,半推半就地接受著家裝套餐。雖便宜但是惡意增項防不勝防,且臉譜化的裝修是否讓房間看起來像個樣板間?
裝修業主在面對家裝套餐時顧慮重重。調查結果顯示:75%的受訪者表示選擇家裝公司的決定因素是裝修質量,3%認為價格影響其對家裝公司的評價,2%將價格放在選擇家裝公司首位因素,95%對于家裝優惠不滿,62%關注家裝、建材的優惠信息。
在政策房裝修領域,不少家裝公司也推出了刪減版的家裝套餐,費用更加低廉,但是可選擇的空間更小,可調程度弱,誠意不足,讓裝修業主很容易感覺到是家裝公司為了搶占市場而倉促推出的價目單。在家裝套餐報價與實際操作性上,家裝公司還應多動腦筋。
裝修中難免發生額外的預算,合理的增項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裝修前業主心中都該有本自己的裝修明細賬,合理的預算價格空間可以有效阻擊了惡意增項的產生。調查結果顯示,在增項最容易隱藏的水管改造方面,受訪者的心理預算以1000-1500元最多,占26%,其次是500-1000元,占23%,500元以下最低,占10%;電線改造部分,500-1000元最多,占25%,其次是1000-1500元,占23%,1500-2000元和2000元以上各占20%,500元以下占12%。
自采建材顯示裝修者把握主動權
裝修業主從旁觀者到了參與者甚至是引導者,地位逐漸變被動為主動。調查結果顯示的數據表明,建材選料家裝公司單方面說了算的,地位出現動搖。裝修業主通過不同途徑獲得建材信息,自主選擇建材。
調查結果顯示,54%的受訪者注重建材質量,29%認為環保性能最關鍵。裝修業主對于建材的高標準來自于對房間裝修質量、環保性能的要求,將家裝公司提供的建材作為一種參考,行則用不行則換。
從家裝公司的角度出發,更換建材所面臨的最實際的問題是減少了利潤點,但是對于裝修業主的要求則應該采取開明的態度,以明確的計價滿足裝修業主的要求,并中立地提出專業的意見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