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星星 肖磊
超級水稻誕生的背后有哪些感人故事?中國盾構機怎樣走向世界?長沙百年老字號如何在傳承中創新?
為進一步聚合優勢品牌力量,著力打造長沙品牌體系,在2020年中國品牌日來臨之際,長沙品牌•你我共享—“品牌建設年”一品一故事主題會5月8日在長沙市實驗劇場拉開帷幕。
活動現場
本次主題會由長沙市質量強市工作領導小組主辦,中共長沙市委宣傳部、長沙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長沙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長沙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長沙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長沙市農業農村局、長沙市商務局、長沙市文化旅游廣電局、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協辦。市政府副市長陳澎出席活動并致辭,省市場監管局副巡視員李杰,市政協副主席、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張慶和,市政府副秘書長盧興映、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陳旭等出席活動。
長沙深入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全面推進品牌建設,品牌發展成效明顯。全市保有質量品牌754個,其中政府質量獎17個、魯班獎獲獎項目27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5個、中華老字號16家、工業質量獎企業170家、工程質量獎企業195家、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增至10家、新增“三品一標”99個;“國字號”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和專項項目數量27個,市級智造試點企業668家;長沙湘繡、瀏陽花炮進入全國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名錄。
長沙市政府副市長陳澎出席活動并致辭
陳澎指出,必須把“品牌強市”工作放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去謀劃、去推進。一是在樹牢質量品牌意識上再發力,強化品牌示范,抓好品牌培育,強化品牌保護,全力打造“產業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推動長沙制造向長沙創造、長沙速度向長沙質量、長沙產品向長沙品牌轉變。二是在創優品牌培育發展上再加力,一手抓新品牌創建、一手抓老品牌提升,進一步完善品牌培育體系和政策激勵機制,全面構建長沙品牌的生態優勢和競爭優勢。三是在營造良好氛圍上再聚力,多渠道、全方位宣傳推介長沙品牌,將長沙著力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新品首發地、高端品牌的首選地、原創品牌的集聚地,加快構建國際一流的品牌生態發展環境。
主題會分為《心懷家國 使命擔當》、《匠心品質 回歸初心》和《用心服務 追求卓越》三個篇章。分別從品牌擔當、品牌匠心、品牌服務三個方面講述了長沙品牌令人動容的成長故事。鐵建重工、隆平高科、金杯電工、夢潔家紡、九芝堂、文和友、中移電子、頤而康等8家企業代表在現場和觀眾分享了他們的品牌故事。
十余年奔跑,中國盾構機從零起步,鐵建重工完成了從技術到市場全面跨越的歷史性轉變,成為“中國制造”新的“金色名片”。
頭頂烈日,腳踩泥濘,一代代隆平育種人在方寸土地間一次又一次創造出人類糧食生產的歷史高度。隆平高科播種夢想,收獲種業“中國芯”。
從1952到2020,從做牙刷紐扣到生產電線電纜,金杯人用自己的方式實踐著對于“匠心”的理解和對成為線纜行業“金杯”的追求!
以科技創新實現智能制造,用創造藝術的熱情,演繹家紡產品的經典和永恒,在打造國際知名家紡品牌的路上,夢潔一直在奔跑。
從明末清初的無名藥鋪,到享譽全國的“百年老字號”,九芝堂堅持初心,只為一縷藥香傳世。
從市井地攤到世界舞臺,文和友用10年時間深耕精造,打造出了一座擁有文化記憶的美食之城。
和包支付以支付能力為紐帶,深化“通信+支付+金融”跨界融合,實現支付功能從“能用”到“好用”的升級。
從30平方米的小門面,到長沙健康養生行業的一塊金字名片。在真誠服務的路上,頤而康從未停止腳步……
同時,長沙市市場監管局等相關部門充分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加強品牌培育、保護和發展,通過講好長沙品牌故事,用文化傳播的力量樹立企業品牌形象,大力弘揚“品立長沙 質優天下”的城市質量精神。
長沙市質量強市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人,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省、市有關協會和團體負責人,各區縣(市)市場監管局負責人、全市各行業品牌企業代表共200余人參加活動,活動現場發放《品牌建設政策匯編》和《長沙質量品牌冊》。同時,主辦方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項舉措和要求,確保活動安全有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