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滴滴出行)協助廣東佛山警方破獲一起通過作弊方法虛構行程,向滴滴平臺騙取巨額車費的電信詐騙案件。截至目前,廣東警方共搗毀黑產團伙30余個,刑拘犯罪嫌疑人105名。
據廣東省公安廳網站消息,2018年5月底,滴滴出行廣東分公司報稱,4月中旬在公司系統自查中發現,大量拼車訂單的實際車費與預估一口價相差很大。經調查,有司機使用作弊軟件模擬行駛軌跡增加公里數、原地等待增加服務時長等虛構方法增加車費,向平臺騙取巨額車費。經梳理,該案涉及團伙30余個,涉案身份信息200余條、涉案總金額200余萬元人民幣。
廣東省公安廳獲悉情況后,將此案列為“颶風38號”專案,全力組織打擊。5月23日,專案組將其中一名涉案司機吳某抓捕。經審訊,吳某供述其于2017年6月,想通過做滴滴司機賺取生活費用,于是其帶齊駕駛證、行駛證、銀行卡等相關資料到滴滴公司位于廣州的辦公地點備案,并成功注冊成為一名滴滴司機。之后一直在佛山順德一帶跑單,接單類型一般以快車為主。在經營過程中,認識到同為滴滴司機的嚴某和葉某。今年3月,嚴某告訴吳某和葉某其發現一個通過滴滴平臺賺快錢的途徑,就是如果接到拼車的單,可以在同一輛車上放置多部綁定并登陸了不同滴滴司機端的手機,從而實現用一輛車跑出多輛車的車費。隨后,吳某便伙同嚴某、葉某(均已抓獲)采用時分時合的作案方式,事先選擇一些偏僻路段,用一臺手機登陸滴滴打車客戶端,假冒乘客發出拼車單進行詐騙牟利,成功騙取滴滴公司1.2萬余元人民幣。
2018年7月3日,在廣東省公安廳的統一指揮下,佛山市公安機關出動多名警力,在佛山市內五區及省內廣州、深圳、中山、江門、惠州、韶關、湛江、肇慶等8市開展“颶風38號”專案統一收網行動,成功摧毀一條惡意利用滴滴打車軟件進行刷單詐騙的黑色產業鏈,刑拘犯罪嫌疑人105名,繳獲作案車輛、手機、銀行卡等物品一大批。
滴滴出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互聯網信息的世界里,信息皆有跡可循,任何動歪腦筋不當牟利、危害法律尊嚴者都將受到懲處。警方快速偵破案件,不僅令企業受益,也將使得整個行業以及每一個用戶受益。滴滴未來會繼續與警方合作,加大對刷單等行為的打擊力度,維護公正公平的平臺秩序。滴滴信息安全部門也已經和各大主流互聯網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定期交流信息,為警方打擊黑產豐富線索。
警方提醒廣大人民群眾,利用刷單方式對相關平臺進行刷單詐騙是違反國家法律的行為,社會危害性極大,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廣大人民群眾在享受“互聯網+平臺”帶來生活便利的同時,要健康合法使用“互聯網+平臺”。 廣大乘客和車主在發現類似情況時積極向相關平臺客服及警方反映,共同維護良好的社會經濟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