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消委會發出消費警示
買打折商品別忘了索要發票
每逢節假日或換季,幾乎所有商家都推出打折、清倉處理、滿減滿送等降價措施,以此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個別商家在促銷過程中,利用消費者的疏忽大意,暗設陷阱,虛假折扣,誤導消費者盲目消費。為此,市消委會發出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打折促銷商品時要求商家開具發票,同時要理性消費。
四大陷阱 實施伎倆花樣多
陷阱一:價格欺詐陷阱
手法一、虛構原價假打折:部分商家利用消費者喜歡購買打折商品的心理,隨意虛構原價,所謂的優惠“子虛烏有”。
手法二、先提價再返利贈券:如“現金300元換1000元”“買100元送200元”等看上去商家會“血本無歸”的動人促銷廣告,實質是很多商家在促銷活動中把商品的標價大幅提高,消費者不但沒有得到切實的優惠,還可能支付更多的現金。
陷阱二:折扣誤導陷阱
具體實施伎倆:如商品折扣名不符實,很多商家在推出 “買滿就送”“買滿就減”的活動中,將商品的價格標注為199元、1999元等,并提高小額商品的價格。同時,很多商家用顯眼的字體書寫全場1-3折,實際上大部分的柜臺或品牌沒有宣傳所稱的折扣,甚至有很多商品根本就不參加活動,容易造成全場低折扣誤導。
陷阱三:循環消費陷阱
手法一、湊整陷阱:商家規定必須購滿規定額數商品才贈券,消費者為了獲得代金券,不得不買些東西湊整。
手法二、不找零用陷阱:消費者為了避免損失,就干脆添加一定現金購買標價高于所得贈券面值的商品。
手法三、消費額度限制陷阱:商家往往采取消費額度限制的方法,要求消費者在使用返券等時一定要添加現金,從而使消費者陷于循環購物的境地。
陷阱四:規避責任陷阱
具體實施伎倆:少數無良商家會借機銷售偽劣質次商品,并以促銷為借口規避產品質量陷阱。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一是換季商品促銷逃避“三包”責任。以低廉的價格銷售換季商品,消費者等到合適季節再用時已耗盡了“三包”期限。二是以獎品、贈品為名處理偽劣次品。三是甩賣偽劣滯銷商品。以打折之名推銷長期積壓的滯銷貨,甚至有少數無良商家將“三無”產品、過期食品、假冒產品混在獎品贈品中,并以“特價商品概不退換”為由拒絕履行“三包”義務。
五項注意 按需購物理性消費
面對商家名目繁多的促銷和眩目的廣告,市消委會提醒消費者,冷靜面對促銷,勇于依法維權。
一注意:按需購物,理性消費。面對超低的折扣、高額的返送券等誘惑,消費者要保持理性心態,消費前要詳細詢問相關內容,切勿貪圖便宜,并制定好自己的消費計劃,提高消費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二注意:反季促銷要貨比三家、價比三家。對同類商品價格、款式、功能多方面進行了解,選擇比較大、比較成熟的品牌,出現價格欺詐現象的可能性相對來說比較小。不要輕信商家的口頭承諾,不要輕信各類“中獎信息”,謹防消費詐騙。
三注意:細心檢貨,養成好習慣。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要詳細檢查商品應有的檢驗合格證明、規格、商標、廠名廠址、生產日期、質量安全標志等信息,避免購買“三無產品”;特別注意在購買服裝、鞋類、化妝品、食品、家電等商品時,避免落入“傍名牌”陷阱。
四注意:索要憑證,及時維權。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一定要向商家索要信譽卡、發票等相關憑證。與經營者發生消費糾紛時,及時投訴,依法維護權益。當權益受到侵害,不能與商家達成協商和解,消費者要及時投訴,依法維權。
五注意:注意安全,維護購物環境。購物時要盡量避免到人員過度聚集的地方,消費者應選擇寬敞、管理到位、通風好的商場,并妥善保管好攜帶的財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同時,發現價格欺詐等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要及時投訴或舉報,共同維護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市消委會警示:買打折商品別忘了索要發票
2010-03-15 22:40 遂寧新聞網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安信地板3種產品被檢不合格 表示將立即整改
- 2蘇泊爾產品信任度大幅下降 2012年表現不會很
- 3國產奶粉苦撐兩年首次提價 稱不漲價生存成問
- 4光明新鮮屋牛奶月內漲價 其他品牌暫不跟進
- 5婚戀網站“三托四騙”泛濫 實名制或成治騙良
- 6安信董事長承認三項指標不合格 稱將負責到底
- 7“真假喬丹”引發名人搶注爭論
- 8壓歲錢坐地起價 網友戲稱春節簡直是春劫
- 9山寨版春晚禮服網上熱銷
- 10圓通等多家快遞公司半歇業 部分開業公司加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