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向
問題醬油部分走上消費者餐桌
根據佛山市鹽業總公司以往執法查處情況,在醬油生產行業,使用這種工業用鹽水做原料的不只威極公司一家。
執法人員從生產銷售賬目中核查到,從去年12月到今年3月以來,4個月的時間里威極公司一共使用了760多噸工業鹽水生產醬油和醬油半成品。這種醬油半成品又叫“天然油”,按從級別高低分為頭油、二油、三油等。近3個月來,該廠共生產了1300多噸天然油。這些醬油半成品一部分用來加工成“威頂”、“鳳彩”等威極公司自有品牌的醬油終端產品,流入了市場,直接流向了消費者的餐桌;另一部分則作為中間產品原料,銷往佛山周邊一些調味品生產廠家。
部分流入深圳廣州等地餐飲單位
根據威極公司發貨單上的線索,記者跟隨執法人員來到曾向威極公司購買醬油半成品的佛山敦美味食品有限公司。這家廠規模不大,專門用來釀造醬油的曬池不但數量稀少,而且幾乎全部廢棄,沒有使用。公司負責人承認,他們廠從去年就停止了釀造醬油的加工,所謂釀造醬油,不過是從其他廠購買的醬油半成品。這名負責人只承認了一批醬油半成品是從威極調味食品公司購買的,購買時間是今年3月,數量大約11噸。
隨后,在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統一部署下,執法人員對另外一些從威極公司購進問題醬油的企業分別進行了查處。開平市家常用調味品有限公司從威極公司先后購入問題醬油半成品40多噸,按比例全部配制加工60多噸成家常用牌調味王。用這種工業用鹽水生產醬油調味品,最后照樣能夠符合國家標準。這家廠的負責人對此胸有成竹。
東莞市祥興隆食品有限公司多次從威極公司購進問題醬油百余噸,除了最近購買的34噸沒有使用之外,其余約70噸全部用于生產“曬制生抽”和“金標老抽”兩款產品,產量共計208.6噸。這些產品大部分流入到深圳、廣州、北京等地的一些知名餐飲單位。
連線北京
本市多家超市
未發現“問題醬油”
本報訊(記者楊濱)北京市場是否有用工業鹽水制成的“問題醬油”?今天上午,家樂福、物美等超市表示,通過初步自查,沒有發現被曝光的廣東威極調味食品有限公司產品。
昨天,央視《每周質量報告》稱,“問題醬油”部分流入北京等地的一些知名餐飲單位,但未提及相關“知名餐飲單位”的具體名稱。聚德華天公司表示,該公司在醬油、醋等調味品上要求統一進貨,由公司配送到各老字號門店,對包括醬油在內各項商品的進貨渠道有著嚴格規定,要求必須從有著良好社會信譽和優質品質的正規、具備相關資質的生產廠家進貨。目前公司旗下眾多老字號品牌店內所使用的醬油都是從二商集團旗下的金獅龍門公司進貨,每批次醬油的生產日期、各店使用情況等信息都詳細記錄,并至少保存兩年以上。
據央視報道,用工業鹽制成醬油調味品,同樣能通過相關檢測,正是因為這種工業用鹽水加工的醬油能夠通過檢測、蒙混過關,所以會被個別企業用來偷偷加工醬油等調味品。北京市食品安全辦相關專家表示,目前醬油檢測重要的是看重金屬等雜質含量,這在國家標準中有限量標準,如果超標、重金屬含量高,是能夠檢測出來的。另外,亞硝酸鈉屬于非法添加物,如果有商販違法添加,在醬油檢測中也是可以測出來的。
警示
保障食品安全的屏障應拴緊
廣東省是我國醬油和調味品生產的主要產區之一,有107家企業獲得生產許可證。在兩個月的調查期間,執法人員多次對威極公司涉嫌使用工業鹽生產的醬油成品進行抽檢,結果發現重金屬等指標竟然都符合醬油產品現行國家標準。
檢測無疑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最重要的屏障之一,但檢測這道屏障目前在一些違法生產的問題食品面前卻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如何提升食品安全檢測體系的作用和效果,也是相關部門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
- 1
- 2
- 上一頁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