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網(微博)】(記者 任重遠)雖然根據云南官方通報,云南豐瑞油脂有限公司涉嫌使用非食品原料違法加工食用油脂的范圍僅限于“吉象”牌的三種豬油產品,但自通報發生三日后,對于豐瑞的其它產品,云南各地政府和市場都表現出強烈的不信任。
5月18日晚,昆明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召開新聞通報會,通報云南豐瑞油脂有限公司涉嫌使用非食品原料違法加工食用油脂的情況。昆明市質監局已責令該公司發布公告,對涉案的“吉象”牌散裝豬油、桶裝豬油和豬油植物油調和油進行召回。該公司副總經理張穎煜稱,涉案產品僅占公司銷售份額的5%。(相關報道參見:昆明食用油企業涉嫌用地溝油)
然而通報發生三日后,財新記者走訪豐瑞的部分客戶和分銷商時發現,對于豐瑞公司的其它產品,云南各地政府和市場也已表現出強烈的不信任。在一些地方,包括其明星品牌“金菜花”系列植物油產品在內,“幾乎已經賣不動了”。
5月21日下午,位于昆明市小板橋的駿琪干菜副食綜合批發市場,豐瑞公司的一家分銷商正在疲于應付客戶的電話,忙著將云南省糧油產品質量監督檢查站關于“金菜花”的產品檢驗報告傳真過去,以證明出問題的僅限于豬油產品。
“客戶對豐瑞已經非常不信任,這幾天全是退貨的電話,雖然我們已經不斷解釋,但影響依然很大,起碼少了一半以上。”店主鄧先生如是告訴財新記者。
而在云南的保山、玉溪、曲靖、普洱和西雙版納等地,問題則更加嚴重,這些地方的豐瑞分銷商紛紛向記者抱怨,“幾乎已經完全賣不動了。”
據上述分銷商介紹,市場做出如上反應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是由于政府的態度。“不知道為什么,雖然昆明市通報時只說豬油有問題,但通報之后,工商、衛生和質監等部門的人下來查時,都告訴我們的客戶,‘豐瑞的油都不要用了’,反饋到分銷商這里,就是退貨。” 西雙版納泰源進出口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的刀景海如是告訴財新記者。在云南省大部分地方,都發生了類似情況。
同時,一些分銷商也向財新記者透露,早在今年3月中旬,政府部門對豐瑞公司的油廠進行查封時,一些消息靈通的客戶就開始做出反應,紛紛要求退貨。只是當時官方尚未通報,影響的范圍沒有這么大。
駿琪批發市場內的一位批發商也告訴財新記者,早在一個多月前,客戶就開始不要豐瑞公司的油了。“但我們不止賣他們一家,現在市場上油的牌子這么多,完全是過度競爭,所以影響也不大。”
豐瑞公司的一家門市——云瑞食用油經營部也在駿琪批發市場內。其招牌上,“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云南名牌”、“云南省著名商標”等字樣依然醒目。據市場內的十余位商鋪老板回憶,早在約兩個月前,這家門市便被政府查封,前段時間才重新開業。但對這一說法,該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否認,稱“可能是因為清明節放假,他們誤會了。”
而據財新記者獲知,早在今年三月間,云南警方即查獲一宗運輸中的問題原料油,隨后順藤摸瓜,發現豐瑞公司的違法加工食用油的情況,隨后該公司大批人員被警方調查。市場對豐瑞公司的食用油產品的反應,也恰在這之后。
但是,直到5月18日晚,才見昆明市食品安全委員會通報情況,通報僅指該公司動物油有問題,且對所謂涉嫌使用的“非食品原料”,也語焉不詳。
目前,豐瑞公司已經公布了云南境內的23個召回網點,供客戶退貨涉案的三種豬油產品。此前,該公司副總經理張穎煜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截至5月17日,還有二三十噸涉案產品并未召回。但不少召回網點的負責人都告訴財新記者,自18日召回公布發出以來,召回的效果并不明顯。“也就不到3000塊的產品”,一位負責人稱。
本次涉案的云南豐瑞油脂有限公司,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食用油脂生產和貿易企業。據此前《昆明日報》報道,該公司規劃建設年產25萬噸食用油、60萬噸壓榨油料等生產線。而當前的具體生產和銷售數據,該公司副總經理張穎煜則表示,不便向記者透露。▇
已有76條與豐瑞油脂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