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言巧語、偷換概念
留學服務機構謊稱到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等地留學,只要在當地的一些培訓機構學習滿兩年,取得證書后就“有機會”進入那些優秀高等學府深造。把只有幾間房子的“小作坊”或幾人合辦的“野雞學校”吹噓成跨入大學門檻的必經之路;有的中介在中文翻譯上做文章,將國外的專科學校“College”翻譯成為綜合性大學“University”,或者翻譯成大學的下屬學院“School”等。
有的中介公司利用夸大、虛假的廣告內容誤導消費者。如廣告中承諾“全亞洲出色的專家指導”,令消費者無從考證。還有的廣告以“無需語言成績直接入學”等“優惠條件”吸引消費者入學,但消費者開課后卻發現所學專業沒有批文注冊,文憑無法得到國家的認可。
二、信息不對稱,誤導消費者
有些留學服務機構不如實介紹情況,把代理學校說得天花亂墜,而對教學質量、生活費用、生活保障、學歷文憑認可程度等信息不全面告知。一位通過留學中介出國的高中學生家長說:“留學中介在合同中承諾,免費為留學生聯系抵達該國的接機、住宿等服務。沒想到孩子們抵達后打電話說,接機的國外中介機構讓他們再次交納語言學校的學費,并讓他們簽訂一年的房屋租賃合同。這幾個小留學生住下一段時間后才發現,中介機構提供的住宿費比其他地方高出2倍多,僅此一項每人被多收一萬多元人民幣。”
三、服務收費不透明、不公開
同一目的地、同一專業,各機構收費項目不統一、收費標準相差很大,讓消費者深感困惑。
四、不使用規范合同范本,設置不公平格式合同條款
一些服務機構利用消費者對申請過程和相關法律不熟悉等弱點,不使用有關部門發布的標準化格式合同范本,或在合同書上加入一些不平等條款。如少數中介方在合同中規定只負責申請國外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申請人如未獲得簽證,則概不退款,并以支付押金、提前交學費、預付生活費等種種借口收取費用。如有的消費者與某中介公司約定,若未能幫助消費者取得國外某院校的入學通知書,可退還所交費用。當消費者未如期取得入學通知書而要求中介公司退款時,對方卻以已為消費者提供了部分服務為由,只同意退還部分費用。還有一些消費者與中介公司簽訂合同過程中,只聽憑中介公司的一面之詞便簽了字,結果發現國外學校住宿條件、教學質量等與中介公司宣傳不符,而對方承諾的內容在合同中并沒有體現。
五、非中介服務機構留學服務領域侵權問題也時有發生
例如在留學考試培訓班、留學金融服務、信息服務等多個領域,由于信息的不對稱,經營者故意隱瞞相關服務信息,侵害消費者知情權。
六、名稱障眼法
這類學校名字響亮,沾名校光,往往一聽來頭不小。比如“美國世紀大學”、“大西國家大學”、“美國國家大學”等。
一些學校利用國際認證這塊金字招牌忽悠。例如:我們頒發的學位是得到國際認證的。正規大學很少會把自己學校的畢業文憑和認證證明放在網頁上給大家看,也不會刻意強調自己被國際機構承認。
一些學校網址的結尾大多是“.com”或“.org”,而不是“.edu”。這些學校工作人員用的電子郵箱通常也并不以“.edu”結尾,而是使用免費郵箱的地址。
另外,一些學校標榜“學歷可公證”。這類學校喜歡強調授予學生的學歷可公證,能獲得中國駐外大使館的認證,甚至把這些文件放在網頁上。其實,所謂的文憑公證、認證,是利用中國學生對國外法律制度認識不夠而采取的一種騙術。
留學中介陷阱深
2008-03-11 14:57 中國質量萬里行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安信地板3種產品被檢不合格 表示將立即整改
- 2蘇泊爾產品信任度大幅下降 2012年表現不會很
- 3國產奶粉苦撐兩年首次提價 稱不漲價生存成問
- 4光明新鮮屋牛奶月內漲價 其他品牌暫不跟進
- 5婚戀網站“三托四騙”泛濫 實名制或成治騙良
- 6安信董事長承認三項指標不合格 稱將負責到底
- 7“真假喬丹”引發名人搶注爭論
- 8壓歲錢坐地起價 網友戲稱春節簡直是春劫
- 9山寨版春晚禮服網上熱銷
- 10圓通等多家快遞公司半歇業 部分開業公司加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