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成本僅兩三角
9月20日15時許,在河南省安陽市公安局看守所,記者見到了本案制假嫌疑人之一杜某。
記者:怎么想到干這行的?
杜某:打工時聽說干這行能掙大錢。
記者:能掙多少錢?
杜某:生產阿奇霉素,成本也就兩三毛一盒,到藥店里得賣20多塊錢。
記者:你怎樣生產假藥的?
杜某:從醫藥公司買還有一兩個月過期的成品藥,很便宜,一房間藥幾百塊錢,拿回來加上淀粉灌裝,改批號。
記者:買這些原材料和生產設備,需要向供貨方提供資質證明嗎?
杜某:不需要。小公司愿意賣給我快過期的藥,制假設備是在藥品交易會上買的。
記者:怎么賣出去?
杜某:在藥品交易會上找買家,問人家“含量低的藥買不買?”對方通常都能心領神會。交貨時通過物流托運賣到農村市場。
記者:物流公司不開箱檢查嗎?
杜某:人家不管。
記者:擔心家人買到這些假藥嗎?
杜某:家人只去正規醫院看病開藥。
記者:你在被抓時,為什么跟民警說“你們把我拉出去槍斃吧”?
杜某:(突然深深埋下頭大哭起來,手銬里的雙手使勁相互摳著)對不起……
反思假藥犯罪
須用“重拳重典”治亂象
多年來假藥犯罪為何屢打不絕?不妨回溯整個環節,逐一分析查找監管漏洞。
河南省公安廳經濟犯罪偵查總隊副總隊長舒曉南有一個觀點:如果說有效的行政監管讓犯罪分子很大程度上“不能”制售假藥,那么司法保障的作用則是讓其“不敢”制售假藥。
安徽省公安廳經偵總隊副總隊長楊文介紹稱,刑法修正案(八)解決了制售假藥入刑門檻過高的問題,但對于假藥犯罪致死的“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并未作出相應的司法解釋。“另外,使用假藥延誤病情導致對身體嚴重危害、甚至死亡,在實際操作中這種因果關系難以直接對應上”,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第二直屬總隊副總隊長夏衛寧也認為,有必要改進刑法的相關適用條件,以加大對假藥犯罪的司法威懾力。
據介紹,假冒注冊商標罪也同樣適用部分假藥案件,但“非法經營數額”成為劃定罪與非罪的界限。現實中“以銷定產”的犯罪模式,讓不法分子經常逃脫應有的懲罰。“制造假藥嫌疑人家里通常沒有存貨,平時查出的制造假藥機器設備也不只可以生產假藥,很難就此認定構成犯罪。必須人贓俱獲給公安機關偵查、打擊工作帶來了困難。”舒曉南說。
據介紹,公安部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亮劍”行動以來,破獲假藥案202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00余名,查獲各類假冒品牌假藥數百種,涉案價值達十余億元。此次案件的成功偵破,全鏈條地摧毀了集生產、批發、零售于一體的特大假藥犯罪網絡,更堅定了公安機關為民打假的決心。
“治亂象,用重拳。治亂象,用重典。”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副局長高峰說,公安機關將持續開展對假藥犯罪的全面打擊,把它打壓到最低限度。同時,防患于未然,從源頭上杜絕假藥,才是確保人民群眾健康的根本。(記者李恩樹人民公安報記者李科)
前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