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記者 翁仕友】針對各地陸續出現的疑似圣元奶粉致女嬰性早熟事件,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8月10日表示,對于兒童性早熟,專家認為原因比較復雜,絕大部分病因不明,無論是單純性的乳房早發育,還是真性早熟,都還不能斷定患者與特定的食物或者環境之間有聯系。
視頻:衛生部關注奶粉性早熟門 將盡快公布結果 媒體來源:深圳電視臺《正午30分》8月5日,《健康時報》發表了題為《女嬰早熟誰之禍》報道,報道稱家住武漢三鎮的三名女嬰,因一直食用同一品牌奶粉,身體出現性早熟特征,乳房開始發育。
生產該品牌奶粉的圣元營養食品有限公司8月7日發表聲明稱,圣元公司生產銷售的產品是安全的,不存在添加任何“激素”等違規物質的行為。圣元公司的產品反復接受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的檢測,均未發現任何質量問題。聲明稱產品激素含量無懈可擊。
此后,又有媒體報道江西、山東等省亦出現女嬰體內雌激素超標,嬰兒乳房開始發育癥狀。由于嬰兒食物來源單一,只有奶粉,巧合的是這些女嬰食用的均是同一品牌奶粉——圣元奶粉,受害女嬰家長和部分醫生認為奶粉是性早熟的“元兇”。
在8月10日召開的衛生部新聞發布會上,鄧海華表示,衛生部已責成湖北省食品安全監管領導小組辦公室進行調查處理。據了解,湖北省食品安全監管領導小組辦公室已經組織相關職能部門,抽取該品牌的樣品進行實驗室檢測,并組織醫學臨床專家對涉及到的女嬰進行臨床會診,同時開展醫學調查,分析女嬰患病原因,結果將會盡快向社會公布。
鄧海華介紹說,關于兒童的性早熟,在臨床上有嚴格的、科學的診斷標準,它分為真性性早熟(中樞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假性性早熟中的單純性乳房發育是女孩發育過程中最常見的性早熟的癥象,發病率約千分之二。在鄧海華看來,兒童性早熟病因復雜,不能斷定患者與特定的食物或者環境之間有聯系。
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的王樹槐研究員介紹說,關于奶粉奶源里雌激素的問題,農業部批準了兩種雌激素作為獸藥使用,一個是促卵泡激素和促黃體激素,都是牛體內正常含有的激素。作為獸藥,主要是在動物發情、繁殖期雌激素水平不夠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如果在牛的泌乳期使用,會減少泌乳量。
鄧海華介紹,奶粉里不允許檢出雌激素,世界其他國家也是不允許的。受害女嬰家長已將致性早熟的奶粉送檢,但檢測結果尚未對外公布。據了解,湖北省有關部門正在抓緊推進這方面工作,一有結果,將會向社會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