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消協發布消費警示:家居裝修小心四大陷阱
昨日,南寧市消費者協會就家裝陷阱問題發布了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看清家裝陷阱的面目,提高防范意識,維護自己的權益。
出設計 借尸還魂
目前,市場上許多裝修公司為了招徠顧客都打出“設計不收費”的口號。實際上,很多公司都是從網上拷貝效果圖,然后重新組合而成的,真正自己設計的很少。有的設計師在接單后,為了多拿公司的提成,不顧消費者家中的實際情況,故意增加裝修項目,如不需做隔斷的地方添個隔斷等,通過一番“設計”后,裝修報價大幅高于原預算。
做預算 欲擒故縱
裝修公司在做預算時,經常會有意將一些項目略去,再加上一些打折的手法,這樣做出的預算肯定比其他公司要低。然而裝修公司的低價會在工程開始后以偷工減料的形式得到補償。
比如,某家裝公司對墻面裝修的報價是每平方米10元,顧客一看價錢便覺得很低,可實際上這只是油漆的價格,在工程中裝修公司會另加其他項目的錢。業內人士說:“如果真用每平方米10元的價格搞掂,那他們肯定是用次品充數了,質量肯定差。”
簽合同 偷梁換柱
“明明和裝修公司簽訂的裝修費是1.8萬元,實際卻花了2.9萬元。”業主李女士在和裝修公司簽訂合同時,雖然定下增項不得超過10%,但是像水電改造這一項因條款不詳細,單是電工布線就多花了1300多元。
簽訂家裝合同時,很多裝修公司雖然啟用了官方提供的示范文本合同,但很多裝修公司都將不利于裝修公司的條款替換后重新復印,這些被替換的條款很有可能就是霸王條款。例如,裝修合同規定,如果房主自行購買地板,鋪裝后出現裂紋現象由業主負責;因裝飾材料產生污染問題,裝修公司概不負責。
裝修時 魚目混珠
接到訂單后,裝修公司往往找一些裝修“游擊隊”,裝修公司收取全部裝修費的30%~35%,裝修隊拿其余部分。這些“游擊隊”沒有資質,又被裝修公司“盤剝”,所以常通過偷工減料來爭取更多利潤。
比如用于制作柜體、暖氣罩、門套的大芯板,正規廠家生產的價格在90元每平方米,而一般工程隊選用的都是50元每平方米的劣質產品,從外表上業主很難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