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車的擁有量逐漸遞增,出于安全的考慮,多數車主把上保險作為保護自己的“黃金甲”。雖然如今的車險市場逐步規范,保民的防風險意識也有所改善,但是仍有不少新車主感到困惑:怎樣購置保單才能讓自己的錢花在刀刃上?
車險認識存在兩大誤區
誤區一
“全險”即所有險種
目前車險市場上,經常聽到保險銷售人員打出“全險”的旗號,尤其是第一次投保車險的人,很容易將“全險”與“所有險種”劃上等號,花錢購買。“‘全險’一詞并不規范。”專家解釋道,“目前保險行業并沒有規范化的關于全險的定義。”據了解,一般情況下新車主購買的保障相對全面,除了國家規定的交強險外,車損險、第三者責任險、盜搶險、車上人員責任險、玻璃單獨破碎險、車身劃痕損失險、不計免賠特約條款等基本保障的保險都會購買。
誤區二
超額投保可獲更多賠償
有些愛車族由于擔心意外出險車輛受到損失,于是希望提高車輛損失險的保額,明明車輛是花10萬元買的,卻要投保20萬的車輛損失保險,以為多保就能多賠,然而這樣的想法并不合理,根據《保險法》規定,保險金額超過保險價值的,超過的部分無效。
專家表示,對于同一輛車,只有在保單計費標準相同的情況下,才可以說保費越高,承保的險別也就越多,保障就越足。消費者不光要比較保費的高低,還要比較保單計費標準和承保的險別,以及相應的條款內容。
時刻盯緊自己的保單
根據保監會的規定,車險保單必須見款出單,代理人不得私扣保費,也不能私扣保單,因此車主在購買車險時一定要盯緊自己的保單。保單是保險公司與客戶之間的合作憑證,一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近年來也發生過一些代理人私扣保單的現象,就是代理人將保單正本和發票的彩色復印件給了車主,車主誤以為自己拿到的是原件,把保費直接交給代理人,而后代理人也將保費交給保險公司。過一段時間,代理人拿保單正本的原件和發票去保險公司辦理退保。車主在出險后,向保險公司報案時才知道保單已退保,代理人也早已無蹤影了。”
針對類似現象專家表示,車主在購買保險時要注意幾個問題,選購保險前要了解保險公司,對不熟悉的保險公司最好先咨詢一下;可以直接到保險公司的營業場所辦理保險,如果確實需要通過代理人辦理,一定要找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的有正式保險代理資質的代理公司辦理保險業務,盡量不選擇不熟悉的個人代理;一定要拿到保單正本和發票。拿到保單后,車主可以通過保險公司的客服電話來查詢,另外還要仔細看一下保單正本和發票上有無承保專用章和財務專用章;不要輕易把身份證原件留給代理人,提供復印件時需要在復印件上注明該復印件的使用范圍。
核實代理人的身份
許多剛剛購新車的車主會遇到主動上前推銷保險的人,這個時候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有些“代理人”手里不光有假保單,同時擁有假發票,如果不是專業人士很難鑒別,購置這樣的保險無疑是白花銀子。業內人士提醒廣大車主,如果選擇代理人來辦理保險業務,在辦理前最好要核實代理人的資質,以防保費被騙,或者影響后續的理賠服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