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末,都是投資連結保險產品的投資業績公布日,9月末,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第一次就新型壽險產品的風險因素發布保監公告第31號——《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人身保險新型產品若干事項的公告》,警示“國家不對投保人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面臨的風險負責”,投保人必須了解這類保險產品投資回報的不確定性,投保人將有可能承擔投資收益波動的風險。
“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是指自去年以來保險公司推出的投資連結型保險、分紅保險和萬能壽險。
公告指出:同傳統壽險產品一樣,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有一定的儲蓄性;但與傳統壽險產品不同的是投保人獲得的回報具有不確定性。投資連結保險回報的不確定性最大,保險公司收取保費、扣除風險成本和管理費用后,余額按投保人的意愿投資,投保人承擔投資收益波動的風險,但可能得到較高的回報。萬能保險和分紅保險的回報率有保證的成分,比如萬能保險明確告知投保人最低保證的結算利率,分紅保險通過確定的保險利益方式保證最低回報,二者共同點是如果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果高于最低保證,投保人分享盈余,從而獲得更多的回報。
公告特別提醒:中國金融市場的狀況將直接影響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狀況。如果金融市場低迷,保險公司投資虧損,購買了投資連結保險的消費者可能會損失全部或部分本金,購買了萬能保險、分紅保險的消費者就得不到最低保證回報以外的收益。
公告較為婉轉地提醒了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尤其是投資連結型產品的消費者注意要有承受風險的心理準備。
這種提醒在目前我國股市疲弱的現狀下不無補益。自7月份以來,深滬股市呈現單邊下挫的走勢,深證成指和上證指數跌去了近三成。與資本市場有著密切聯系的投連保險的投資單位價格首次出現了負數。
以在國內最早推出投資型保險的平安世紀理財投資連結險為例,在這個險種設立的3個賬戶中,投入證券基金比例最大的平安基金投資賬戶的期間投資收益率從7月份以來就由正轉負,到8月31日的期間收益率最低,為-1.0%,至9月30日有所好轉,期間收益率上升為-0.53%。新華人壽保險公司的創世之約投資連結險的收益率也在7、8兩月出現負數后于9月翻紅。
平安投資中心總經理助理陳達希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根據分析8月份的市場走勢?平安發展賬戶和基金投資賬戶已及時調整了資產配置和基金持倉品種,加大對有固定收益資產的投資,例如購買了10個億的010107號20年期的國債。基于這樣的大勢判斷和資金調配,至9月30日,平安發展投資賬戶的投資收益率達到17.16%。
“在如是市場形勢下盡管不能說明完全沒有機會”,陳達希說,“但我們已做好市場長期低迷的打算,因為市場情況不是太妙。”
到目前為止,各家保險公司推出的投資型保險的收益率平均在8%左右,專業人士提醒投資者,短期的收益并不能代表長期收益,而且甚至有可能出現虧損。有保險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銀行存款利率下調以及股市處于弱市等原因,保險資金很難長期保證有較高的收益,從長遠來看,有4%-5%的收益率就不錯了。
資本市場的風險總是客觀存在的,投連保險與其他保險產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投資風險因素是由投保人自己承擔的。“投資是一場慢跑運動”的理念還是需要再次提醒消費者和壽險業務員們:收益率要關注,但更要有耐心去分析投資市場的整體起伏,投資是一個長期過程, 短期的市場波動是正常現象, 客戶應樹立長期的投資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