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張:意外險保單
對于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而言,買份高額的壽險是不現實的。25歲-30歲,我們的經濟能力還有限,我們還在創業或打拼,我們還要為人生積累財富,我們還要為買房、買車做準備,我們沒有家庭所累,沒必要、也不樂意把所有的錢都放進保險公司的存折里。
意外險是這個階段必備的第一張保單。意外險提供生命與安全的保障,功能是身故給付、殘廢給付。買一份意外險是對生命的保障,更體現了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償。
意外險的附加險種也是必要的選擇。因意外發生的醫療賠償,包括門診、掛號費全都可以獲得賠付。小病的住院、手術費用,也可以附加住院與手術補償來實現。
第2張:大病醫療保單
30歲,我們已經開始害怕體檢。我們拿著不薄的薪水,小心地規劃著未來。我們好象越來越沒有時間去健身,是惰性,還是肩上越來越重的責任,還是兩者兼有,沒人說得清。一大半白領處于亞健康狀態,大病發病率越來越高,年齡越來越低,這個問題卻誰也無法否認。
大病醫療保險,是轉移風險、獲得保障的方式,也是理財的最佳選擇之一。將一部分錢存入大病醫療,出險的情況下可以獲得賠付,不出險最終也能收回大筆利息。
大病醫療保險只賠付保單上所列的大病,如果得了其他的病,需要住院手術,想獲得賠付,就要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附加險種,如防癌險、女性保險、生育健康保險。
第3張:養老保險
30年后誰來養你?這是我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我們越來越習慣了高質量的生活,沒人想未來的生活水準一落千丈。我們努力地工作、攢錢,面對通貨膨脹的壓力,銀行也是靠不住的。養育小孩的花費越來越昂貴,很多城市居民都只有一個小孩,當未來出現兩個孩子負擔4個老人的局面,指望孩子,對孩子無疑也是一種巨大的壓力。規劃自己的養老問題,是對自己和兒女的責任。
從30歲開始,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應該開始考慮買一份養老保險。養老保險兼具保障與理財功能,可以抵御一部分通貨膨脹的影響。
一個都市里的單身貴族,沒有家室所累,買保險只需要考慮個人保障,以上3張保單是必備的。
第4張:為財富提供保障的人壽保單
我們早已經不再拒絕花明天的錢來消費。都市里的“負翁”越來越多,背著貸款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更有壓力。萬一自己出了問題,誰來還那幾十萬甚至更多的銀行貸款?
沒有人擔得起這個風險,因此要把風險轉移出去。算算貸款金額總共多少,再買一份同等金額的人壽保險。比如貸款總額是80萬元,就買一份80萬元的壽險。一旦有變,尚有保險公司替還房貸。這樣的保險可以為個人及家庭提供財富保障。
第5-6張:子女的教育及意外保單
結婚后,昔日的單身貴族開始面臨對家庭的責任;養育小孩之后,子女的教育問題更是提上了主要日程。財富固然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夫婦各買一份人壽保險,受益人互相寫對方的名字,也是一種責任和承諾。在一方出現意外的情況下,家庭生活不至于陷入困境。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擁有更為遠大的未來。義務教育的費用越來越昂貴,讀個大學更要以10萬計。更不必說對孩子愛好的培養,游游泳、彈彈琴、請請家教,諸如此類高昂的開支也是一筆巨大的款項。從孩子出生之日起,為教育準備一筆資金就已經是當務之急。好在小孩出生是在父母的壯年時期,收入高,經濟來源穩定,此時有能力給小孩提供良好的教育基金。
第7張:節稅籌劃保單
50歲以后,有了房子與車,孩子長大了,我們也開始面臨養老與遺產的問題。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要全面完善自己的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規劃好退休后的生活,安享晚年。此時,對遺產的安排也要提上日程。
遺產稅是否開征,專家學者們已經爭論了幾年。但隨著經濟與法律的發展,征收遺產稅已經是必然的事。按照國際慣例,遺產稅一般在40%以上,德國的遺產稅率甚至高達50%。面對如此高比例的稅收,我們理當未雨綢繆。如何對遺產進行節稅籌劃,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節稅,值得仔細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