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1日以來,實施的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受到消費者廣泛關注。有關專家提醒消費者,在實施家電“以舊換新”過程中,要用對政策、找準時機、挑好企業,這樣才能讓自己手中的錢發揮最大效益,享受到稱心的服務。
市民黃先生兩年前搬入新居后就更換了全套家電,得知家電能“以舊換新”后,就琢磨著把家里現有的平板電視換個更大、更時尚的機型。專家對此評價說,家電“以舊換新”主要針對那些超過使用年限、技術過時、能耗較高的舊家電。黃先生兩年前購買的平板電視在當時價格很高,目前也不失時尚,而且還遠遠沒有到使用年限,現在“報廢”未免可惜。同時,家電產品具有更新快、降價頻繁的特點,今天最先進的機型幾個月后技術肯定會被廣泛使用,價格也會下降不少,新家電即使不用一年后也會自然“貶值”。因此黃先生的做法會造成家庭資產的流失。
隨著“十一”黃金周的臨近,不少消費者因等待廠家和商家更大的優惠促銷活動,都在持幣待購。專家表示,家電制售是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為了能借助家電“以舊換新”擴大銷售,廠家和商家都已經推出很多優惠措施,大大壓縮了利潤空間,想在目前基礎上還有更大優惠的可能性不大。同時,由于都在同一時間集中“以舊換新”,需要收舊的客戶多,回收人員很難隨時上門收舊并開具“以舊換新”憑證,消費者也沒法憑證到商場購買。而且收舊之后,相關的舊家電及憑證都要錄入系統,時間上有滯后性,如果馬上去商場購買,很可能出現在現場系統中沒有消費者已經完成收舊的記錄和憑證登記記錄、造成能享受補貼優惠的情況。為此專家建議消費者不要扎堆購買。
此外,專家提醒消費者無論是處置舊家電,還是購買新家電,首先要了解企業是否為家電“以舊換新”中標企業。因為只有中標的回收企業才能開具“以舊換新”憑證,中標的銷售企業才能依據這一憑證,將政府的10%補貼沖減銷售價格。為配合家電“以舊換新”工作的順利開展,大型企業目前都設立了咨詢臺,安排專人為廣大消費者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