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隨著氣溫的升高,空調消費也開始發起“高燒”。記者從市質監局12365申訴舉報中心了解到,近一兩個月來,家電類產品的不斷增加,而空調更是位居家電類產品中的第一名,成為夏日里“當之無愧”的申訴熱點。
7、8月份是空調銷售的旺季,很多消費者往往選擇天熱的時候“一窩蜂”購買空調。然而,廠家、商家的售后服務一旦跟不上,就會產生不按時送貨、安裝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作為市民夏季避暑降溫不可或缺的工具,要是空調“罷工”,對生活造成的影響可就不僅限于酷暑難耐了。
“不制冷”
空調惹人煩
一位消費者向12365中心反映,他新買了一臺空調,到家打開使用后才發現根本不制冷,“只聽見空調發出轟鳴聲,卻一點冷風都沒有”。
接到后,12365的工作人員立即與有關企業取得聯系,當天就為消費者解決了問題。
還有幾宗中,一些消費者在去年冬天購買了空調,當時沒有測試制冷效果。結果,到了今年夏天使用時卻發現空調不能制冷。對此,相關專家表示,在購買、安裝空調的時候,不管是天氣是冷是熱,都要開啟制冷和制熱的功能,效果不好可立即進行退貨或調換。
除了制冷功能的問題以外,不按時送貨也是一大“頑癥”。購買空調約定送貨時間后,消費者請假在家等候,卻等不來商家送貨。還有銷售人員為了提高銷售量,不管是否有庫存,在推銷時極力保證準時送貨,結果根本沒有庫存,隨后要消費者等待或者換商品。也有商家派出的安裝工人沒有資質,對于空調安裝只略懂皮毛,在缺少專業技能的情況下,往往使空調在安裝時就存在問題,潛在問題使空調在日后使用中故障不斷。
售后維修“打折扣”
在售后服務方面,商家耍出的花招也是“千奇百怪”。某些商家故意不填寫維修記錄,規避退換貨責任;有的安裝、維修材料收費含糊,加重消費者的電器使用成本。而產品過了三包期后,有個別經營者利用消費者對指定售后維修服務點的信賴,收取高額的配件費用和上門服務費,損害消費者利益。
消費者王先生遭遇的麻煩跟空調機型停產有關。他在幾年前購買了一臺海信空調,在最近的使用中,發現遙控器無法正常使用。于是,他聯系海信方面,希望重新購買一個遙控器。但海信售后工作人員卻表示沒有相同型號的遙控器,只能提供一個通用遙控器,而有些功能無法使用。他們認為,通用遙控器也有基本的使用功能,應該說對消費者的使用影響不大。
“盡管這臺空調已經過保,但海信不能因此在售后服務上打‘折扣’”,王先生告訴記者。根據《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第七條,生產者應當履行保證在產品停產后五年內繼續提供符合技術要求的零配件的義務。而王先生購買的產品生產日期為2006年1月,因此符合“停產后五年內”的條件。
經12365中心調解,海信上海售后負責人龔小姐最終同意,暫時先提供給消費者一個通用遙控器使用,并會向總部緊急申請同型號同規格的遙控器。王先生得知后也表示了理解。
三分,七分安裝相關專家告訴記者,空調素有“三分,七分安裝”的說法,安裝對空調運行效果影響很大。受季節因素影響,消費者空調購買需求顯著增長,這對空調的廠家和銷售商都是一個考驗,但某些商家的銷售和服務模式不能及時改進,是引發消費者的誘因。
據了解,目前市質監局將繼續開展空調滿意度測評活動,讓市民直接評價企業,引導和督促企業為市民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務。同時,12365中心還將采取各種方式全天候、不間斷處理市民的申訴,包括增加接聽熱線人數、延長工作時間、雙休日加班等,快速反應,確保市民的申訴在第一時間得到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