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錢買到的卻是張假門票,計劃中的世博之行只好暫時擱淺。最近,臺州臨海的曹小姐就遇到了這樣的倒霉事:曹小姐家住郊區,附近沒有專門售賣世博會門票的營業點,于是她便在網上以正價160元購買了一張平日普通票,收貨后沒仔細看就在網上確認付款了。沒想到世博也有假票!要不是朋友發現票面有凹痕,是張已經用過的票,我還真拿著假票去上海了。現在新聞也說出現很多假的售票網站,以假亂真,都不知道怎么辨別了。曹小姐很是郁悶。
目前,上海世博會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網絡上出現了大量出售世博會門票的信息,魚龍混雜。
作為消費者,親睞網購門票這種便捷方式無可厚非。但因大部分網店還沒有在注冊網絡營業執照,工商部門暫時無法對網絡上的進貨、銷售渠道進行有效監管。在此,臨海工商部門發布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網購門票要謹記一選二辨三防。
一是首選信譽度高的賣家。購買前,仔細查看購票指南,建議最好選擇世博門票官方網站進行購買。如在淘寶網、易趣網等購買,在購買前,先查詢網店的好評度,門票屬于實體物品,要認準該好評率是否以實體物品交易為主。若該網店大多是虛擬物品類似網絡充值卡一類的交易,建議消費者謹慎選擇。購買網絡門票應選擇好評率高、口碑好的賣家,購買前要協商好若門票有假的后續處理辦法,保存好相關記錄,盡量選擇貨到付款方式,加強網絡交易的安全性。
二是練就火眼金睛,辨別真假門票。及時了解世博門票的有效防偽標識,辨別門票謹記:一看,在自然光線或燈光下,用肉眼看門票正面的半透明波浪圖案,平視時呈古銅色,傾斜角度看呈綠色;晃動門票時其背面有閃爍的珠光亮片;二摸,門票正面下端文字的表面觸摸有明顯的顆粒狀粗糙感;三借燈,借助紫外燈,可見門票正面隨機分布著紅、藍、綠三色防偽纖維,門票背面正中可見綠色的上海世博會會徽、主題文字及吉祥物圖案等。凡經過檢票口的門票,票面表面都會印上連續的2010EXPO(世博會)字樣凸痕,用來區分用過的門票和未用的門票。讓假門票無所遁形,避免在世博園前望門興嘆。
三是莫貪小便宜,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套餐服務,防止誤入各類消費陷阱。現在網絡上還出現了預定酒店搭車贈送世博門票、購買門票包車接送等套餐服務。這些套餐服務確實經濟誘人,特別是對外地游客來說,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但消費者莫貪一時便宜,賠了夫人又折兵,在訂購前要確認信息是否真實可靠,要擦亮眼睛,根據自身的情況作出選擇,真正做到買的放心,玩的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