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東明12月8日訊 天氣一天天變冷,一些加工服裝的小店紛紛亮出“定制羽絨服”招牌。由于定制的羽絨服價格通常比商場里出售的成品羽絨服便宜很多,同時量身定做的羽絨服對于一些身材特殊的人來說更加合身。從而得到許多消費者的青睞。然而,這些羽絨服的質量可靠嗎?從近日東明縣消費者協會調處的定制羽絨服消費糾紛中,我們看出定制羽絨服的質量不容樂觀。
入水有異味,穿上就“跑絨”。東明縣的劉先生11月18日為上初中的兒子定制了一件羽絨服,沒想到半個月后,劉先生的妻子在清洗羽絨服時,卻聞道一股異味。無獨有偶,家住東明陸圈鎮的張女士今年12月5日花155元在一家小店定制了一件羽絨服,穿后發現有嚴重的“跑絨”現象。劉先生和張女士先后到東明縣消費者協會投訴。在消協工作人員的調解過程中,發現加工店就羽絨服填充物“是否經過嚴格的消毒”、“有沒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面料是否合格”等問題,提供不出相關證據。
據東明縣消費者協會秘書長尹佩興介紹,對定制羽絨服的投訴表現為:用不合格的鴨毛和化纖品冒充鴨絨來當羽絨服的填充物;含絨量達不到國家標準;衣服面料不合格,出現“跑絨”現象等。甚至一些不規范的經營者會用打碎的鴨毛和化纖品冒充鴨絨來當羽絨服的填充物。而鴨絨和鴨毛的區別在于,鴨子只有胸前長鴨絨,鴨毛則幾乎覆蓋了鴨子的全身,因此,鴨絨要比鴨毛貴很多。合格的羽絨服是有國家標準的:一是含絨量必須達到50%,名牌羽絨服的含絨量都在80%以上;二是填充物必須經過高溫消毒,衣物才會無異味;三是面料必須合格,否則易出現“跑絨”現象。尹佩興秘書長建議,廣大消費者選購羽絨服最好選擇達到質量標準的品牌羽絨服,在定制羽絨服時,不要貪圖便宜,要看加工店有無營業執照和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如果羽絨服的填充物有異味,盡量不要選購,以免買到劣質產品。(朱殿立 田 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