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場公然銷售 “黑羽”每年從沈城掠走6000萬
冬季的寒冷,對于北方的都市來說,始終都是一段難忘的記憶。一日清晨,男孩小剛坐在父親的摩托車上奔赴校園,寒風凜冽,還沒來得及“開放”的雪花像沙粒般打向了小男孩的臉,他連忙把臉緊緊地靠向了父親的脊梁。風依然在無情地刮著,小男孩穿著一件厚厚的紅色羽絨服,但他還是感覺很冷,就像光著身子走在冰雪世界里一樣。
這樣的冬日對于小男孩來說一定是難忘的,那件曾令他驕傲了整整一個冬天的羽絨服始終都沒有給他帶來溫暖,年幼的他怎么也不會想到,這件用他父親一個月的薪水從大型商場買來的羽絨服竟然會是假的。
同樣是在一個寒冷的冬日,中國服裝行業協會、沈陽市服裝紡織行業商會和沈陽市服裝輕紡織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共同公布了目前沈城市面上不合格的羽絨服黑名單。更令人詫異的是,沈陽市內三家赫赫有名的大型商場竟然公然銷售假冒偽劣羽絨服。
大超市“窩藏”劣質羽絨服?
人們總認為超市的商品是好的,就是保質保真的,所以經常選擇到大型商場超市購買物品。黑心商販們正是掌握了消費者的這種心理,紛紛把目光瞄向了大型的商場超市。在利潤的誘導下,不懂行的商家緊緊地抓住了商機,從此,罩在大型商場超市外的“保鮮膜”被劃開了大大的口子,商場內開始魚目混珠,空氣變得混沌了很多。
在這次集中抽查過程中,沈陽市內的家樂福、北京華聯和家世界三家大型商場內都發現了大量的假冒偽劣羽絨服,并且至今仍在銷售。
不法商販每年卷走6000萬
“黑加工點現場加工制作的羽絨服,商販至少要凈賺商品的50%以上。也就是說一件價值200元的羽絨服,其實際價格不足100元。”中國服裝協會羽絨服裝及制品專業委員會沈陽辦事處主任趙國華算了一筆賬:沈陽每年至少有200家非法加工點,按照每個加工點每天平均制作15件羽絨服計算,沈陽每天就會出現3000件假冒劣質羽絨服,按照每個冬季兩個月的銷售時間計算,沈陽每個冬季就會出現18萬件假冒劣質羽絨服,而這些羽絨服基本上都銷售在沈陽及周邊的市場上了。沈陽每年冬季羽絨服的總銷售額是3億元人民幣,而假冒劣質羽絨服至少要占總額的五分之一以上,這樣算來,不法商販每年就要從沈陽的市場上掠走6000萬元人民幣,而這樣的“掠奪“已經進行了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