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張海燕)業內流傳已久的新公務車采購標準修訂方案正在逐漸浮出水面。該修訂方案的出臺將深刻影響中端和普通公務車市場。
據了解,新的《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配備更新管理辦法》將明確規定:除了自主品牌采購比例不低于50%外,采購標準亦大幅降低,即正部級官員用車不高于2.5L排量、35萬元,副部級官員不高于2.5L、30萬元,而普通公務用車則被限定在1.8L及16萬元以內。
專家介紹,新采購標準一經實施,必將會把大多數合資品牌汽車排除在外,因為,目前大多數合資品牌都集中在16萬元至40萬元的價格區間,而其排量也多在2.0升以上。另外,50%的硬性規定無疑是一個令自主品牌車企為之振興的消息。有專家預言,這會讓自主品牌迎來井噴式發展。之前,盡管國家對自主品牌也有過許多扶持政策,但自主品牌汽車在政府采購市場上一直很難容身。
根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統計,汽車采購額在政府采購物品中始終占據前三位:2004年全國政府公務用車采購金額為500億元,占到政府采購總金額的1/4;2005年增加到600億元;2006年達到700億元,2007年和2008年政府用于公務車采購的財政支出都達到了800億元。照此增長速度,到2010年,全國公車采購金額有望突破千億元。國內公務車市場巨大廣闊的增長空間和年均20%的增長速度,使得所有的汽車企業更加關注政府采購市場。然而,公開數據顯示,2009年1至11月份,全國公務車上牌量為615426輛,政府采購奇瑞的汽車數量為14012輛,僅占全國2.3%,而吉利、比亞迪獲得的政府采購份額更低。
而事實上,從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自主品牌汽車自誕生之日起一直不懈地往公務車市場發展,但由于政策的不明確性及種種原因,使得自主品牌通往公務車市場的路較為艱難。新公務車采購標準修訂方案的出臺或將改變這一無奈狀況。《中國質量報》
張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