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確立三步走藍色效能環保戰略
一路奔馳零排放
□ 本報記者 張海燕
3月27日,在美麗的海濱城市三亞,梅賽德斯—奔馳的一場名為“通往零排放之路”的前瞻環保科技交流活動,恰如一股清新的海風,通過德國技術專家對其BlueEFFICIENCY(藍色效能)環保戰略的的系統解讀,讓記者真切感受到了梅賽德斯—奔馳致力于實現未來零排放的藍色暢想。
時空相望見證科技創新成果
在活動現場,由汽車時代的先驅、奔馳公司創始人之一卡爾·本茨在1886年注冊的世界上第一輛汽車——搭載著一款汽油發動機的三輪車靜靜地停在那里,而在它的對面,是誕生于21世紀的今天采用燃料電池驅動的雙座跑車F-CELL Roadster。不難看出兩者之間的聯系:作為對傳統的致敬,2009年面世的F-CELL Roadster采用了與120多年前第一輛汽車完全一樣的車輪。前者代表著從畜力向內燃機過渡的驅動技術革命,后者代表著汽車原始的經典和未來的希望,竟然穿越了一個多世紀時間,在同一個空間里咫尺相望,用這樣史無前例的時空對話再次證明著奔馳在汽車驅動技術以及新能源技術方面不斷取得的創新與成果。
歷經了120多年的發展歷史,奔馳不但確立了自己在汽車創新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還成為新能源技術運用的領跑者,在通往未來零排放的道路上奔馳早已確立了三步走的藍色效能環保戰略,即優化內燃機、通過混合動力技術提高燃燒效率、通過蓄電池和燃料電池汽車實現零排放行駛,從而系統科學地解決節能減排問題。
藍色效能顯著降低碳排放
盡管新能源開發和利用已經取得了飛躍性的發展,但是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高效的內燃機依然是汽車動力發展的主流方向,而奔馳在這一領域所取得的成果更是足以傲視群雄:在成功應用CDI共軌直噴柴油發動機、CGI缸內直噴汽油發動機、NGT天然氣發動機等技術后,又推出了世界上最清潔的柴油發動機排放技術BlueTEC,并率先投入應用。該技術創新地采用SCR選擇性催化還原和微粒過濾技術,將柴油發動機排放物中的氮氧化物和懸浮顆粒物降到最低,而目前最新的代表技術就是藍色效能綜合環保科技。
藍色效能綜合環保科技是一個包含多項具有前瞻性領先環保科技的節能減排整體解決方案總稱。其主要是通過優化發動機、降低車重、減少空氣阻力、減少摩擦阻力、能量管理、能量回收等一系列手段,有效降低能量損耗、提升燃油效率,使車輛可降低多達12%的油耗。藍色效能綜合環保科技不但適用于汽油發動機,也適合柴油發動機等其他車型。從A級車到S級車,奔馳在所有車系上都應用了藍色效能綜合環保科技。到2009年底,共有58款奔馳車型應用了這項技術。2010年,奔馳將把這種極為高效而清潔的汽車數量擴展至85款。
2009年11月,配備了藍色效能綜合環保科技的全新E 200 CGI優雅型、E 260 CGI時尚型轎車與全新E 260 CGI雙門轎跑車正式登陸中國市場,它們所搭載的全新設計的M271 Evo CGI缸內直噴汽油發動機采用渦輪增壓技術,是目前汽車制造領域燃燒效率最高的內燃機之一。而奔馳也將逐步引入更多采用該發動機技術的小排量車型,使得輸出功率得到大幅增加的同時,也將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顯著降低。
混合動力加速研發中
作為藍色效能環保戰略的第二步規劃,奔馳開發了以實用為導向的模塊化混合動力系統助力傳統內燃機,以進一步提升車輛動力系統在日常使用中的工作效率,由此在環保、經濟、安全、舒適的有效結合方面樹立了行業新標準。奔馳繼2009年法蘭克福車展展示了最新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概念車Vision S 500 Plug-in HYBRID后,在2010年的日內瓦車展上,又全球首發了E 300 BlueTEC HYBRID,首次將柴油發動機和混合動力模塊結合,創造出了百公里4.1升燃油消耗和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109克的傲人成績,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基于柴油發動機的混合動力量產車型。不僅如此,同樣在日內瓦車展上全球首發的可選裝插電式混合動力或F-CELL氫燃料電池動力兩種驅動系統的F 800 Style概念車,更加展示了奔馳在實現汽車交通零排放遠景方面的全新探索。
作為全世界第一款應用鋰離子電池技術的量產型混合動力轎車,奔馳S 400 HYBRID被稱為全球最節油的汽油發動機豪華轎車。在其緊湊和高效的混合動力系統模塊中,核心部件是新型高壓鋰離子電池。這是為汽車應用而專門開發的鋰離子電池,也是全球首次應用于量產汽車的鋰離子電池。創新型的鋰離子電池代表了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大的電力效率、更小的尺寸和更輕的重量。與傳統鎳氫電池相比,新型鋰離子電池能夠以一半的重量,實現3倍以上的續航里程,而其更加緊湊的設計進一步節約了車輛的內部空間。在展現先進技術和強勁動力的同時,S 400 HYBRID以百公里僅8.0升的油耗及每公里僅188克的超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歐洲NEDC測試數據),在搭載汽油發動機的豪華轎車中贏得“節油冠軍”及“低排放冠軍”的雙重冠軍美名。該車已于去年8月在中國上市。
終極目標——實現零排放
首次在中國亮相的F-CELL Roadster,雖然采用了恰如汽車最初面貌的原始造型設計,但內在的燃料電池系統卻在向我們說明,經歷了百余年的發展,未來汽車的最新發展方向就是要通過燃料電池、純電動等能源,實現零排放,零污染。正因為如此,發展以燃料電池和純電動為動力的“汽”車成為奔馳藍色效能環保戰略的第三個步驟,也是其發展的終極目標。
奔馳在2009年底特律車展上展現了該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BlueZERO概念車系列。其中有采用鋰電池技術的E-CELL、采用燃料電池技術的F-CELL和采用內燃機補充發電技術的E-CELL PLUS。在新能源車最關鍵的“續航里程”問題上,這3款車已經分別可達到200公里、400公里和600公里。而作為對自己零排放交通夢想的付諸實踐,奔馳已經開始向市場提供全球首款量產燃料電池汽車——B級F-CELL燃料電池汽車和smart fortwo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這兩款車都可實現百分之百的零排放,也向世人完美詮釋了奔馳全球領先的電力驅動技術。
盡管由于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水平以及充電站等基礎設施配套能力還有待提高,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燃料電池汽車與純電動汽車還不可能實現如傳統汽車般隨處可見,但可以相信的是,蓄電池及燃料電池等新能源技術將徹底擺脫汽車對石油的依賴,而未來的藍天將因此更加湛藍。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奔馳汽車集團總裁蔡澈評論說:“沒有任何一個競爭對手,像梅賽德斯-奔馳這樣能夠在多個領域滿足客戶對個性化及可持續發展交通運輸的需求。從清潔柴油技術BlueTEC,到CGI汽油直噴技術,再到S400 HYBRID混合動力技術,我們自2007年以來就系統化地推出一系列最適合消費者的環保技術。與此同時,我們還持續推進電力化交通運輸技術的發展。”
據介紹,奔馳不僅在全球范圍內致力于倡導汽車節能環保和新能源技術的運用,同時更加信守對中國市場的承諾,已經將藍色效能環保戰略下的S400 HYBRID、E200 CGI、E260 CGI轎車與E 260 CGI雙門轎跑車等車型引入國內。《中國質量報》
張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