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張海燕)近日,工信部及中國社會科學院聯合發布《中國工業經濟運行2010年春季報告》,揭示了今年我國汽車工業運行的趨勢。
報告認為,2009年我國工業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產品出口持續下滑,工業價格低位運行,生產增速在年初跌至近10年最低點。在中央“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一攬子計劃和各項政策措施的持續作用下,工業經濟較快扭轉了增速大幅下滑的勢頭,呈現出回升向好的運行態勢。
報告分析了汽車工業運行形勢。在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征、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等政策作用下,汽車行業產銷兩旺。2009年,我國汽車產銷量穩居世界第一位。今年繼續保持較高產銷水平,預計2010年我國汽車產量達到1500萬輛,比上年增長10%左右。
報告指出,政策助推需求結構進一步優化。2009年,1.6升及以下轎車和微型客車產量成為帶動汽車市場增長的主力,全年銷售1.6升以下排量乘用車1033萬輛,市場份額達到70%,比上年提高8個百分點,有效支持了節能減排工作。自主品牌成績突出。2009年,銷售自主品牌乘用車占乘用車市場的份額達到44.3%,其中銷售自主品牌轎車222萬輛,占轎車市場份額的29.7%,同比提高3.8個百分點。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積極推進。已頒布5批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有關部門正在抓緊制定和推動出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和相關技術政策。
報告提出著力提高消費的拉動作用。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從刺激近期消費向提高居民消費能力轉變,注意從短期政策向長期政策過渡。鼓勵支持企業適應城鄉消費升級需求,生產適銷對路、能引導消費的產品。《中國質量報》
張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