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力度加大 環境日益趨好
客車市場呈現新態勢
□ 本報記者 張海燕
去年一度表現低迷的我國客車市場,在新的一年里將會有新的改觀。在政策不斷加大扶持力度及外部環境日益趨好的積極因素影響下,業內專家預測,今年客車市場將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總體增長幅度可能會在15%左右。
政策惠顧 需求旺盛
受金融危機影響,一度持續低迷的客車市場在去年下半年已經有所好轉。前不久,國家政策再次強調要加大對“服務業、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這對客車而言無疑是利好因素。由于客車用戶均屬于“服務業”,而且絕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因此有關專家認為,曾經一直認為離國家優惠政策較遠的客車業,也開始享受政策的陽光雨露了,這與以前是大不相同的。
客車市場除了城市外,農村是一個大市場。農村地域廣闊,人口眾多,近幾年來,農村客運是客車市場的重點。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國家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上將大幅度增加。專家認為,國家加大對農村的投入力度,特別是加大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對客車行業來說就是一種需求爆發的預期,不僅能夠幫助客車行業走出低谷,而且潛力巨大。由于客車的市場容量相當可觀,專家認為,只要政策到位,在農村每年消化10萬輛車并不太難。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截至2003年,全國有縣級行政區2862個,平均每個縣級行政區的農村客運市場每年更新35輛客車,農村客車的年度總需求就會超過10萬輛。
據了解,我國未來的公路客運模式是一種以城鎮為節點的立體網絡結構。城鄉一體化是客車市場未來的希望所在。目前,國家把“推進城鎮化”和“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同步進行,對于逐步形成無縫連接的道路旅客運輸運網絡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2010年,國家“著力發展服務消費和旅游消費”的宏觀政策,對促進旅客運輸市場的發展也具有一定的幫助。
趨勢向好 增幅可期
從2009表現來看,我國客車市場去年上半年一直表現低迷,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客車市場已經開始出現正增長。目前,國家的宏觀經濟狀況在逐步好轉,政策支持力度也在逐步放大,因此,業內專家認為,客車市場需求繼續增長的趨勢不會改變。
另外,專家認為,市場慣性或發展趨勢將主導2010年的市場走勢。按照慣性,有關專家推斷,2010年1~4月客車銷量的同比增幅將達到25%~30%,5、6月份增幅會逐步下降,預計2010年1~6月客車銷量的增長幅度超過20%不會有太大的難度;下半年增幅將略有回落,但也會在10%左右。根據分析,2010年全年的增幅將在15%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的一年里,新能源客車的應用范圍將逐步擴大。新能源汽車的試點從“10城千輛”到“13城千輛”,市場熱度之高前所未有,其中像北京、廣州等許多城市的試點都首選城市公交客車。政府推動節能減排,企業追求技術進步,雙方一拍即合,雖然目前市場推廣還存在一些困難,但隨著技術的逐步完善,新能源客車的應用范圍會不斷擴大,試點城市的示范效應將會在全國形成一種潮流,從而拉動公交客車需求的高速增長。專家預計,公交客車的增長幅度在客車行業平均增長水平之上,將達到20%左右。
提升品質 注重出口
在我國確定的2010年重點工作中,“更加積極穩妥地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對外開放中不斷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也是重點之一,這與之前商務部、質檢總局等6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我國汽車產品出口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相呼應的。2010年,雖然國際經濟環境尚存許多變數,但中國的國家地位和影響力一直在節節上升。專家分析認為,《意見》是今后客車出口高速增長的政策依據,因為其針對性之強是過去從未有過的。
據有關專家介紹,雖然我國客車出口的歷史很久,但形成一定規模則在2003年之后,但基本屬于“蜻蜓點水”式,沒有形成大的氣候,并且出口很不規范。而客車業要發展壯大,就必須在國際市場上立穩腳跟,這也就必然要求客車在發展的過程中,注重核心技術的把握,以及品質、品牌的提升。
據了解,目前中國客車出口的主要市場是非洲、亞洲、大洋洲及美洲。2009年客車市場的主要支撐力量來自國內。根據趨勢來判斷,國內市場的支撐力度在未來3~5年之內不會衰竭。但是,3~5年之后,國內需求的增長將很難滿足客車行業發展的要求。為此,專家提出,客車企業如果想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在國內需求下滑或增速放緩的前提下,保持出口增長是最有效的方式。
中國客車與中國汽車的發展其實是同步的。在2009世界客車博覽歐洲展覽會上,金龍客車、宇通客車、安凱客車等同臺亮相,這是中國客車“軍團”首次大規模參展,顯示了中國客車的實力。專家認為,2010年,隨著我國汽車業由大向強的發展,隨著性能及質量的不斷強化和提升,客車出口將實現恢復性增長。專家保守預測,增長幅度會突破20%,出口量和出口額將達到或超過2008年的水平。《中國質量報》
張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