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張海燕)據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標準自調整后,效果已經初步顯現。今年1月以來,汽車以舊換新的補貼量已超過去年7個月的總量,成績很是喜人。
《汽車以舊換新實施辦法》自去年6月1日起開始實施。截至去年底,共7個月的時間里全國汽車以舊換新總量為12101輛,發放補貼資金10059萬元,拉動新車消費約18億元。為進一步提升政策效果,去年12月31日財政部和商務部聯合印發了《關于調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標準有關事項的通知》,對符合規定、提前報廢的老舊汽車和“黃標車”并換購新車的,補貼標準由3000-6000元調整到5000-18000元。今年1月18日,財政部和商務部又宣布,汽車以舊換新補貼與車輛購置稅減征政策可同時享受。
在上調補貼標準及購置稅減征政策的雙重利好下,數據顯示,我國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數量自今年1月以來,增加了50%,日均補貼申請量約為標準提高以前的兩倍,發放補貼金額增加1倍以上,拉動新車消費增長52%。截至目前,申請補貼車輛2.3萬輛,拉動新車消費約33億元。其中,補貼標準增幅和受購置稅減征政策影響較大的中型載客車、轎車、大型載客車和重型載貨車,以舊換新申請數量增幅顯著,分別增加148%、139%、129%和97%。
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雖然我們在補貼標準絕對值上有差距,但差距已不大,有的車型補貼已接近日本,有的甚至超過了一些歐洲國家。全國乘聯會相關負責人建議,拉動汽車以舊換新消費還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同時在報廢手續上盡量便利,包括多設些報廢網點等。《中國質量報》
張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