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維修注意四大事項保障合法權益
一些車主修車時,以為把車送進了修理廠就萬事大吉。汽車維修行業協會指出,車主修車應注意四個方面的事項,才能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一是對維修內容心中有數。汽修包括維護和修理,汽車維護是通過檢查、調整、緊固、清潔、潤滑、補給等維持汽車的良好技術狀況和工作狀況,內容包括日常維護、定期維護、季節性維護和走合維護。汽車修理是通過更換、修復零部件或總成的作業,恢復汽車完好的技術狀況或安全使用條件。消費者應根據汽車的使用狀況、行駛里程[綜述圖片 論壇]和故障情況,考慮對汽車是進行維護還是修理,或者兩樣都要,再根據修理廠的建議作出決定,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費用產生。
二是維修費用的詢價比較。如果維修項目較大,最好進行一次維修費用的詢價比較,方法是分別選擇2至3家修理廠,請他們對汽車進行簡單檢查,確定維修項目并預估費用。通過這一考察過程,可以選擇對維修項目描述準確、維修費用預估合理、管理規范的廠家。
三是記錄汽車送修前的狀態。汽車送修后被修理人員挪用、損壞、隨車工具丟失的情況偶有發生,因此送修前消費者最好要求修理廠將汽車燃油及潤滑油的油量情況、車身有無劃痕、隨車工具是否齊全等情況記錄在有關單據中,管理規范的廠家本身就會做這樣的記錄。
四是防止被重復收費。如某省公路運輸管理局規定:單一總成更換時按拆裝工時定額計算;大修中需要更換單一總成時應扣減該總成的修理工時;同一總成中有兩項以上附加小修項目同時作業時,其拆裝工時只能算一次。故障診斷工時是指單一性故障診斷,車輛大修、總成修理、維護所涉及的診斷項目不得重復計算工時及費用。
車主驗收維修完畢的車輛有講究
現在,不少車主對到修理廠接車時如何驗收維修情況并不了解。汽車維修行業協會提醒,驗收維修完工的汽車包括靜態檢查、試車檢查兩大部分,車主應仔細操作。
靜態檢查是將車停放于平坦地面。按如下順序檢查:站在車頭前察看駕駛室、發動機罩、車身、保險杠是否平正;察看車身及保險杠是否有劃痕;檢查車門開關是否輕便,門窗玻璃升降是否靈活,風擋玻璃有無裂損;檢查燈光及儀表是否正常;檢查車牌、油箱、備胎安裝情況;檢查隨車工具及附件。
試車檢查的目的是試驗整車各總成部件的綜合性能,順序如下:首先,起步行駛前,發動機應達到正常溫度并檢查儀表工作情況;其次,檢查離合器,應分離徹底、接合平穩可靠,無發抖、異響;三是低速行駛2-3公里使底盤各部件溫度升至正常,注意各部件是否有異響,輕踏制動踏板試剎車是否靈活有效,然后提高車速,方向系應輕便靈活、無跑偏;四是選擇合適場地檢查汽車最小轉向半徑是否正常;五是在加減速時留意細聽發動機、變速箱、離合器、傳動軸有無異響。
汽車整車修理或總成修理保證期為車輛行駛20000公里或者100日;二級維護保證期為車輛行駛5000公里或30日;一級維護、小修及專項修理保證期為車輛行駛2000公里或10日。保證期中行駛里程和日期指標,以先達到者為準。
如何處理汽車維修糾紛?
一些車主遇到汽車維修糾紛時,往往無所適從。汽車維修行業協會提醒:糾紛可以采用協商、調解、鑒定、訴訟四種方式解決。
業內專家介紹,要解決糾紛首先要明確機動車維修的責任:機動車維修后在保證期內,因維修原因造成機動車無法正常使用,且承修方3日內不能或無法提供確系非維修原因而造成機動車無法正常使用的相關證據的,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應當及時無償返修,不得故意拖延或無理拒絕。保證期內機動車因同一故障或維修項目經兩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應當負責聯系其他機動車維修經營者,并承擔相應的修理費用。
至于處理糾紛的四種方式,協商是首選的處理方法,因其可以節省時間和維權成本。消費者可直接向修理廠提出汽車維修存在的問題,并明確提出返修、換件或賠償損失的要求,協商時可將依據或證據告知或出示修理廠,但原件和重要物證一定要自己保存好。
調解是消費者申請當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進行調解,此時機動車維修糾紛雙方都有保護當事車輛原始狀態的義務,必要時可拆檢車輛有關部位,但雙方當事人應同時在場、共同認可。
鑒定是由消費者和修理廠共同要求當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進行汽修責任認定。如果責任認定需要進行技術分析和鑒定、承修方和托修方共同要求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出面協調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組織有關專家或委托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技術分析和鑒定,費用由責任方承擔。
訴訟是車主直接向法院起訴,可以不經鑒定程序、在調解失敗后直接起訴。車主可以請求法庭適用“舉證倒置責任”,即由承修方承擔主要舉證責任,承修方應向法庭提供證據,證明自己按照正確的技術和工藝進行修理而且修理完全符合國家標準。如果提供不出這種證明,則可以推定維修不合格。車主應向法庭提供損壞實物、損失清單、發票等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