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09年二季度中國汽車產品與服務分析報告顯示,緊湊型車和中型車是二季度車型的重點。問題多集中于異響和輪胎上。相比上季度,車輛異響的持續上升,且涉及零部件增多,包括助力泵、半軸、車門、車窗、雨刮器等。問題糾紛的關鍵是廠家認為異響屬正常情況,而車主則認為有安全隱患或者嚴重影響駕駛舒適度。
二季度的中,除了重要零部件及輪胎外,車身附件和電氣的成為新重點,占到23.1%,說明汽車用戶越來越關注小配件的。用戶反映的問題較分散,主要有雨刮器異響或刮傷前擋玻璃、空調制冷效果差、大燈進水、漆面起皺、門漏風(車的密封性不好)、內飾差、室內噪音大等。

豐田“召回門”(慧聰汽車配件網配圖)
而在近段時間層出不窮的“汽車召回門”事件中,也大多都是由于零部件問題導致整車使用存在不安全因素。如豐田繼在中國宣布最大規模召回后不久,5日,豐田又因前排腳墊可能會發生脫落,妨礙油門操作引發事故等原因,宣布了北美最大規模召回——召回380萬輛包括混合動力車“普銳斯”等在內的七種在美國銷售的汽車。
就在對“豐田召回門”幸災樂禍的時候,福特也上演了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汽車召回。福特汽車宣布將在美國召回450萬輛汽車,原因是汽車的巡航控制開關可能泄露制動液至防鎖剎車系統,從而導致車輛起火。這是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汽車召回。
豐田召回、福特召回、東風召回兩款合資品牌汽車、日產汽車召回等,層出不窮的汽車召回信息不斷的被輸入人們的腦子中。試想如果每天都有這個品牌汽車的召回或那個品牌的汽車召回,人們還怎么敢購車,享受汽車的奇幻世界。
汽車產品不斷增加以及“汽車召回門”事件的不斷發生,已拉響了汽車零部件安全的紅色警報,相關廠家確實應該對零部件問題高度關注。
慧聰網記者提醒廣大消費者購買車輛時,在重視款式、價格的同時,還要留意配置的情況和變化。試車時最好檢查一下各項配置功能,謹防新車就出現問題,影響使用。保養或者維修車輛后,要仔細核對服務項目和配件價格,且保存好維修單據,對于服務站提出的一些口頭協議,應落實成書面協議,這對日后糾紛的認定和解決十分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