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8月30日報道很多消費者在購車時都把有關機構的星級評定當成衡量汽車是否安全的重要參考,認為得星越多,車就越安全。但是,記者日前從省消協了解到,一些汽車廠商關于五星安全評價的宣傳不是移花接木,就是打擦邊球、打馬虎眼,一些汽車品牌或車型明明沒有獲得高星級的安全評價,經廠商們一“包裝”、一“宣傳”,竟成了五星級安全車型。為此,河北、天津、遼寧等省市消費者協會聯合發布消費警示,我省消協對此也很重視。
據省消協人士介紹,關于汽車五星安全“有水分”的質疑和揭露,始于一位消費者的親歷和。前不久,霍女士向消協舉報,某國產車型在宣傳語中使用“五星安全”、“五星保護”、“頂級安全配置”等字眼,注重行車安全的霍女士因此購買了一輛該型號的車。結果半個多月前發生追尾事故時,車幾近報廢,前后車駕駛人員受傷住院,氣囊一個也沒彈出,幸虧駕駛人員系著安全帶,方才保住了性命。
事后經過調查,該車型從未獲得星級安全評價,更別說是“五星安全”了,但此車在廣告和宣傳中堂而皇之地標注了“五星”,聲稱“五星安全”。為此,中消協日前聯合河北、天津、遼寧等消協發布消費警示:該車型此前安全評級并未獲“星”,消費者不要盲信廠商五星安全宣傳等。
省消協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汽車安全性能來自于權威機構的汽車安全碰撞測試和評價。汽車碰撞測試在國外已經很成熟,根據不同車型碰撞測試結果,評出一至五星級別,作為評價車輛安全系數的一個標準,星級越高,表示越安全。目前只有位于天津的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C_NCAP管理中心可進行汽車碰撞測試。其中滿分51分,只有獲得50分、51分,才能獲得超五星最高級別,因此“五星安全”是極高的安全評級。
但是,據省消協人士透露,在實際銷售時,該五星安全評價有許多貓膩,對購車者造成誤導。一些汽車廠商利用消費者不知情,或者以新聞宣傳及廣告的形式,或者以打擦邊球的形式,隨便給自己加星。另外,有的汽車廠家就某款車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做汽車碰撞安全性能測試時,測試用的往往是最高配置的車型,當高配置車型獲得五星級安全評價或較高安全評級之后,在宣傳時卻將該安全評級用在了較低配置的車型上,而高配置車型的一些安全裝置在同型號的低配置車中是沒有的,其安全碰撞結果有可能差距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