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車就瀟灑嗎?一些因汽車質量、維修服務、汽車美容等問題而窩火的車主恐怕另有一番滋味。去年,全市汽車、摩托車投訴占總投訴量的2.8%,同期上升了1.5個百分點,躍居消費投訴熱點第七位。
以次充好、以假亂真、不講誠信,在目前車市屢見不鮮。車主維權之困,正是車市誠信危機的體現。根據消協統計,機動車質量投訴以變速器、發動機、其它配件、轉向系統、空調不制冷較多。反映4S店服務態度不好、服務欺詐的情況有上升趨勢。
由于多數消費者缺乏有關汽車消費方面的專業知識,有的甚至只會開車,對修車一竅不通。當車輛出現質量問題時,對于究竟是消費者自身使用不當,還是車輛本身缺陷造成的車輛故障,消費者因無法確切掌握而面臨舉證困難,最后不得不聽憑商家擺布。
消協觀點:在車主與車行、維修廠之間的糾紛中,車主處于弱勢地位。如果商家能夠秉持誠信經營的原則,所謂舉證難、鑒定難、賠償難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提醒車主維權時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汽車保養過程中,別聽商家忽悠,更換零配件要慎重。二是維修時,不要忽視自己的知情權。三是不要輕信商家的虛假宣傳,要眼見為實。四是維修前要問清楚工時和更換零配件的價格,防止事后亂要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