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車主都覺得改裝排氣系統是最基本的,最沒有什么太多的技術含量可言。甚至有些剛接觸改裝不深的車主認識排氣管越粗、越響、直排就是最好,往往都是在改裝的時候注重馬力的提升,對扭力卻沒有關注過,其實這是個誤區。那么排氣管該怎么改?在細說選擇排氣管粗細、型式、材質等等的疑慮之前,先來了解排氣管的本質吧。

在我們所接觸到的量產車里,原廠的設計往往屈就制造成本和環保法規使得發動機的真正性能都有所限制,就好像是一個封印封住了發動機真正的實力,F在的量產車都采用四行程發動機的設計,原本就把進排氣各個行程獨立分開,造就成一個可完全燃燒的設計,也因為獨立進排氣行程的設計,讓燃燒過的廢氣,有充分的時間排出,空出氣缸的空間,以便吸入更多更密集的新鮮空氣,來使發動機有更良好的輸出功率。但由于發動機的氣缸數多,各個氣缸之間無法有獨立的排氣管,同時需考慮噪音、空間整體布局與量產的成本因素和法規規定的環保要求,排氣管只淪為消音及排除冷卻廢氣和凈化尾氣的作用。量產之下的排氣管,于是就有排氣不夠順暢的問題產生,進而降低了發動機的性能,在討論改裝排氣管是否增加了多少馬力時候,也可以理解為是挽回了多少發動機原本就有而要遷就量產所損失的馬力。

排氣管的排氣順暢程度,可以理解為回壓取舍的多寡,也就是排氣管內部的排氣阻力。排氣阻力的大小和頭段的設計角度、中尾段的管徑粗細以及三元催化的大小、總體長度和彎曲角度、尾部消音器的回路也就是回壓都有相當的關系。改裝排氣管主要的用途,就是在于減低回壓讓進排氣的運動循環交替更加順暢,也可以說增加氣門重迭時間的延伸;因此可改變發動機的特性、轉變扭力輸出的時機、提升高轉速的反應和流暢程度。

排氣管回壓的尺度是非常有講究的,過多和過少都屬于缺陷,回壓得多少也都有利有弊。減低回壓有助于排氣的順暢,對于高轉速是好的,但過低的回壓使得排氣毫無阻力,中低轉混合氣在還沒有完全燃燒完的時候便被排出,將造成扭力的損失。而且當發動機回油時,排氣管內的回壓過低,廢氣極有可能回流至燃燒室。所以在改裝之前車主最好應該考慮清楚,對自己想要改裝出來的實際效果有所認識。中低轉速的使用,相當程度的回壓仍然是必需的,也就是低轉速的扭力,降低回壓就會降低中低轉速的扭力,但是可以使排氣通暢并提高高轉速的發動機性能。很多車主只知道改直排會增加馬力,但改裝完了以后反而覺得車子沒有以前有力就是這個道理。

原廠發動機管徑加大比率,應該以10%至15%為上限,一般而言,改裝排氣管大多先從中尾段下手,常見的手法不外乎增加管徑的尺寸、縮短消音器回繞的行程,努力使其消音路線呈直線化。提到直線化設計原本是很單純的原理和方法,卻因為市場上出售的量產車有底盤及
油箱的干擾,想做到筆直路徑的排氣管,是有相當的困難,除非像參加職業大賽的各廠家車,拿掉原廠油箱、改裝FIA合格的防爆油箱,以空出底盤中央的空間,好讓排氣管在車底盤中央再從車尾中央直接通到車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