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購物在中國重新被人們提起,成為互聯網發展的一個新熱點,也才不過一年的時間。而就在這一年的時間里面,大洋彼岸的bizrate.com被E.W.Scripps以5.25億美元收購,shopping.com被ebay以6.2億美元收購,pricegrabber.com被GUS以4.85億美元收購。這些利好消息強烈地刺激了中國的互聯網投資者們,而淘寶、易趣的強勢發展也給中國的網上購物大環境描繪了令人憧憬的發展前景,更是讓大家興奮不已。
從2004年中國的互聯網行業轉暖開始,淘寶易趣之爭令網上購物的概念在中國普及開來,相關的各個行業重新活躍起來。2000年曾經銷聲匿跡的比較購物行業再次火熱起來,短短一年時間,大小20余家同類的網站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本土的如b1b.cn、chajia.net、askyaya.com等,美國投資的則有聰明點比較購物搜索網站(www.smarter.com.cn)等。
然而令人擔心的是,當大家紛紛開始圈地運動時,是否有人想過培育市場的問題?比較購物這個市場的容量有多大?現在容得下這么多同業競爭么?
比較購物是一個附屬在網上購物上面的行業,中國的網上購物雖然發展迅速,但仍遠未達到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的水平,制約因素也還很多,概念雖好,卻還沒到摘桃子的時候。對于中國現階段的比較購物領域而言,更多的是需要培育市場,扎扎實實地做好基礎工作。
在這一方面,聰明點比較購物搜索網站(www.smarter.com.cn)有著自己堅定的觀念。
進中國之初,聰明點網站的美國投資方smarter.com的創始人Harry Tsao就曾表示“中國網上購物市場會在5年內趕超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在中國發布了比較購物搜索網站后,聰明點網站把精力主要放在數據的整理和優化方面,力爭首先做出符合中國國情的令網民滿意的網站來。同時在對商家的推廣方面堅持培養正確的觀念,引導理性的商業模式,與商家共同推廣網上購物的消費模式和理念。Harry Tsao還表示“最終應該達到消費者、商家和我們多贏的局面,而在達到這個局面之前必須要有投資的觀念,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市場的成長和成熟,如果能夠加速這個過程而不是破壞它就更美妙了”。
中國的互聯網有一個很不好的風氣,就是非常喜歡跟風,一旦發現某個新興的領域有吸引投資的熱度就會一擁而上,導致資源過度開采,早早地把一個市場給做壞掉。2000年的互聯網冬天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身處其中的人們在沒有冷靜分析之前就匆忙進入,在找到合理的商業模式之前就崩潰了。
在這個難得的發展時機,我們更不能頭腦發熱,走出殺雞取卵的昏招,而應該做好引導消費者和商家兩方面的工作,配合網上購物大的發展趨勢,逐步培養穩定成熟的客戶群,幫助把網上購物這一新的生活方式在網民當中培養起來,謀求多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