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是聽玩手表的一些朋友說,現在手表壞了,找個地方修都成了問題,很多地方的修表店看著是很正規,然而修完之后卻發現,手表的問題比原先跟家嚴重,想想自己的手表壞了,修起來都費老勁了。看著是老字號品牌,然而,修表的技術卻令人大跌眼鏡。其實用過幾塊手表的人都應該知道,國內倒是有幾家老品牌的手表店。例如歷史悠久的亨得利修表。然而,就這樣的一個老字號的修表店修表的質量卻有著很大的差異。而網上對亨得利的平評價更是慘不忍睹。
在南京東路上的亨得利名表維修中心生意也同樣是異常冷靜,從事了幾十年鐘表維修的老法師李師傅很是胸悶,他幾乎每天都會接到顧客的投訴質疑電話。
上海三聯集團名表維修中心經理 李豫南:“今天這個顧客的投訴是質疑我們的收費太高,他還投訴給了區市場監管局,我馬上要整理材料配合調查。以前從來沒有過這種投訴的,最近幾乎每天一個,牽扯了我很多精力。”從他的語氣中可以簡單的理解出,這家店應該不是正兒八經的亨得利修表店。那么問題出來了,這到底有幾個亨得利修表店呢?
原來,兩個月前,上海市消保委組織相關專家和媒體記者對全市范圍內18家鐘表維修中心展開明察暗訪,調查中有半數以上維修點存在巧立名目、無病修成暗病、虛造故障、小病大修、坐地起價等等期滿欺詐消費等違法行為。而從店招上來看,這些修表店大多數都頂著“亨得利”的名頭。
在315曝光后,這些貓膩重重的維修點大多數都被勒令停業整頓,于是就有消費者找到南京路上的百年老字號亨得利維權。這讓李豫南這樣的亨得利老員工頗為胸悶,因為他們老字號不僅跟新聞里曝光的“黑店”沒有任何關系,反而還是被盜用名號的受害者。
早在之前,針對名表維修服務企業存在的經營亂象,黃浦區市場監管局于3月14日對區內鐘表維修企業開展檢查。
經查,上海頂焱鐘表有限公司、上海洪煙貿易有限公司黃浦分公司、上海輝圣鐘表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存在使用“名表維修服務中心”或者“名表售后維修中心”牌匾、懸掛“瑞士鐘表集團指定售后服務中心”等銅牌的行為。當事人的上述行為涉嫌違反《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第二十條和《上海市反不正當競爭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構成企業的牌匾所使用的名稱與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不相同和經營者在經營場所對商品作引人誤解的虛假的說明的行為的嫌疑。黃浦區市場監管局均已立案查處。
而事實上,想這種情況的案例全國各地屢見不鮮,像南京西路某商場12樓的這家名表維修中心,對外打出的是“亨得利”的旗號,字體也相像,但工商注冊名其實是亨時達鐘表銷售有限公司。在百度上輸入“上海亨得利”進行搜索后,跳出的第二個搜索結果,乍一看似乎是亨得利,點進去竟然也是這家精時恒達的網頁。這叫普通的消費者如何分辨?
那么問題來了,一家百年老字號的修表店被人冒名頂替,為何聽之任之,不拿起武器來捍衛自己的名譽呢?原來,亨得利創始于清末的上海,后來開出多家分店,并在全國各地建立了60多家聯營企業。解放后,各地亨得利鐘表行相繼被收歸國有,最終形成以北京、上海、天津三家鼎立的局面。三地亨得利分屬于不同國企,大家都想爭亨得利商標的專屬權,這一爭便是25年。金云是上海亨得利的企業代表,她當年剛進單位就接手了這樁棘手的事,到如今都快退休了,仍然沒有結果。
上海三聯集團的一位負責人透露:“我們的商標申請一直遭到他們的異議,那么久被商標總局駁回;同時他們兩家也提出了商標注冊,被我們另外兩家提出異議,也被駁回,就這樣亨得利鐘表的商標,到現在一直沒有授權給任何一家。”
目前,根據工商局透露,閑雜商標注冊的條件包括兩項:第一,應當具備法定的構成要素。任何能夠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商品與他人的商品區別開來的可視性標志,包括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和顏色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組合,均可以作為商標申請注冊。氣味等商標不能在我國注冊;第二,商標應當具有顯著特征。商標的顯著特征可以通過兩種途徑獲得:一是標志本身固有的顯著性特征,如立意新穎、設計獨特的商標;二是通過使用獲得顯著特征,如直接敘述商品質量等特點的敘述性標志經過使用取得顯著特征,并便于識別的,可以作為“第二含義”商標注冊。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企業字號登記管理實施的是行業+區域的排他性原則,也就是說,只要不在同一行政區,或者在同一行政區但不是同一生產領域,就可以使用同一字號。是不是比較繞?簡而言之,就是上海可以注冊上海亨得利鐘表公司,福建也可以注冊福建亨得利鐘表公司。在亨得利商標權擱置過程中,不少地方都成立了以當地地名命名的亨得利鐘表,從工商注冊的角度來看的確沒有違法,只是不少企業歷史并不長,與老字號也沒有聯系。
上海三聯集團副總經理 金云:“它在一個地方注冊了一個同名的工商登記企業后,到各地就可以開分支機構,像先前淮海路上的很多店家,就是利用這種登記注冊的同名,跑到上海來開,它們把原來在工商登記的整個的企業招牌掐頭去尾,只留下亨得利,這樣就造成了極大的市場混亂。”
眼下的尷尬在于亨得利的商標似乎人人可用,而一旦某一家出現了不誠信經營的行為,名譽受損最大、背負罵名最多的,恰恰卻是正宗老字號。法律人士指出,要靠企業自身通過司法途徑去解決層出不窮的傍名牌和不正當競爭,在現實中不太具有可操作性。相關部門還是應該通過理順行政登記流程來加強源頭管理。
汪翔上海托普律師事務所主任合伙人:“我們目前的企業名稱登記管理還是以轄區管理為主要形式,各地數據的聯動方面還是有些欠缺,如果能夠做的更好,實現各地區之前的數據互通,那么應該可以在源頭上堵住類似侵權行為的發生。”
也許有人要問:畢竟很多消費者看中的就是老字號亨得利的信譽,那么在這之前,消費者就沒有一點辦法去辨別了嗎?其實只要你留意,辦法還是有的。真真假假,假的永遠都是假的,俗話說的好,真的假不了,假的也就真不了。首先,上海亨得利屬于百聯集團下屬的三聯集團,因此每家門店的店名上都會有百聯集團的紅色字樣。
為了更進一步與其他企業區別開來,上海亨得利的柜臺上,最近還擺出了這樣一塊標識牌,上面標識是國有企業。
其次,正規的鐘表維修企業按規定必須會給顧客像這樣的三聯單,三聯單上會寫明維修項目,維修的費用會在服務發生之前由顧客進行確認并簽字,顧客可以要求店家出示相關的價目表和零件目錄,如果店家說沒有,那就很值得懷疑了。還有就是如果消費者手里有相關的票據到時候出了問題也是有一紙憑證的,可以起到一定的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目的。
同樣很重要的一點是,正規的鐘表維修企業一定會提供像這樣的正規發票。如果店家推說開不出發票,或者開出的是外地發票,那么您就得多留個心眼,很可能是遇到“黑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