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臨近,不少消費者摩拳擦掌準備將“買買買”進行到底,一些不法分子也蠢蠢欲動。昨日,武漢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通過新近發生的案例提醒,每年“雙十一”前后均是電信網絡詐騙警情的高發期,今年需注意防范網購、中獎、快遞等三類詐騙手法。
詐騙手法一:
來電稱“購物失敗、訂單失效”
【案例】 10月23日下午,在家中休息的鄭女士接到一個以“+086400”開頭的電話,對方自稱是某知名購物網站的客服人員,說是因為業務員操作失誤,鄭女士在該網站上購物失敗,要取消交易,必須去指定銀行操作,否則每月要在其銀行賬號上扣款500元。
最初,鄭女士并未相信,掛斷了電話。但隨后一個“銀行客服”兩次打來電話,稱是銀行結賬日的最后一天,要求她盡快處理交易,她終于上了當,向對方指定的賬戶轉款1.8萬余元。回到家后,在家人提醒下,她才發現不妙,立即撥打110報警。
民警提醒:“雙十一”是網絡交易的高峰期,不法分子常常冒充各大網購平臺的客服,來電聲稱購物失敗、訂單失效等需要辦理退款或取消交易,騙受害人轉賬匯款。消費者購物時,要對購買的網站有所了解,看清網站的域名,以官方發布為準。同時,及時追蹤購物進展和物流情況。收到可疑電話、短信,要及時致電官方客服電話咨詢。
詐騙手法二:
短信恭喜“您中獎了”
【案例】 “史先生您好!XX購物中心十周年慶典,舉行抽獎活動。恭喜您獲得二等獎二十八萬元的創業基金。請速與兌獎中心李經理聯系領取,電話01056232075。”8月上旬,市民史先生收到上述中獎短信。此后,“中心財務部陳科長”發來短信,要求速回電領獎。
史先生撥通電話,“陳科長”說,領獎需支付5000元公證費。
對方說得有板有眼,史先生深信自己中了大獎,立即匯去5000元。隨后,對方變本加厲,以手續費、交稅等名義,先后讓他匯去1.5萬余元。他發覺被騙,已是幾天之后。
民警提醒:“雙十一”期間,各種促銷活動層出不窮,一些不法分子混跡其中,通過紅包散發、低價促銷、免費抽獎等噱頭發布虛假中獎信息以及釣魚網站、木馬病毒,一旦打開,很容易導致個人信息外泄甚至是錢財被騙。“雙十一”中獎信息多是現金優惠券,一旦對方提到“手續費”、“公證費”等費用,市民可直接判定為詐騙信息。
詐騙手法三:
來電說“快遞包裹有違禁品”
【案例】 9月12日早上,市民嚴女士接到“順豐快遞”打來的電話,說她的快遞包裹里有違禁品,讓她與上海警方聯系核實。
嚴女士按照對方提供的號碼撥打過去,一自稱“上海港公安局警官”的男子說,嚴女士涉嫌詐騙,需要去銀行提取銀行流水信息,否則將抓人。嚴女士去了附近的ATM機,按照對方要求操作后,接到銀行發送的扣款通知短信,才發現自己被騙。
民警提醒:“雙十一”臨近,又到了郵件、包裹滿天飛的時間,不法分子會利用這個時機“撈一把”。民警辦案必須出示法定證件和相關法律文書。凡是自稱“公檢法”要求匯款的電話,都是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