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0日,由海淀區醫學會康復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第二屆海淀康復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本次論壇以“多學科合作,促進康復醫學發展”為主題,特邀多位康復專家,分別從不同領域進行探討,以加快推進海淀區康復醫學事業的發展。
論壇主席、康復專委會會長、海淀醫院康復科主任、醫學博士佟帥說,社會和百姓對康復的需求日益增加,這些年來派生出諸如臟器康復、肌骨康復、腫瘤康復、重癥康復、產后康復、老年康復、運動康復等分支,與臨床多個學科深度交叉融合,并且提倡外科ERAS、全生命周期康復及康復提前、下沉等觀念。同時,呼吁大家以實際行動響應和落實國家的政策和號召,努力做好自身提升,并逐漸在全國起到引領作用。
論壇上,馬迎春、惠海鵬等多位專家發表演講,既傳播了本專業最新動態、先進知識和理念,更促進了康復醫療技術的普及和推廣。
解放軍總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馬晶教授講述了新時代下HBCR(居家心臟康復)的大趨勢、臨床意義、管理規則以及301HBCR管理模式。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徐順霖教授則為大家講解了心血管病患者的概要以及呼吸肌訓練的理論基礎。
康復專委會秘書長、海淀醫院康復科副主任王文婷表示,本次論壇是助力健康海淀戰略,以學會為平臺,整合各界力量,優化本地區康復資源,建立健全三級康復網絡,促進康復醫學水平整體發展,提高康復服務能力,傳播康復知識,普及康復理念,全面打造海淀康復模式,更好地服務廣大患者的一次嘗試。論壇的成功舉辦,對促進康復專業人才的成長和提高,促進康復醫學事業的發展和繁榮具有積極意義。
據了解,北京市有關方面的領導、專家和從業人員近二百人參加了高峰論壇。康復專委會首屆年會也同時舉行。(王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