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中國市場監管報》刊發了《科技有溫度 分享更精彩 用戶更幸福——專訪快手電商副總裁羅瓊》專題文章,對快手電商的平臺治理舉措及相關成果進行了詳細闡釋。
此前,快手等20家互聯網平臺企業簽署了《互聯網平臺企業關于維護良好市場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承諾》,向社會鄭重做出“依法合規經營、堅持互利共贏、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強化平臺治理、加強企業自治、加強溝通協調”6項承諾。
事實上,快手電商2018年成立以來一直堅持依法合規、互利共贏的發展策略,依法保障消費者權益,維護線上良好消費環境和公平競爭秩序。快手電商希望加強與政府監管部門的溝通合作,共同營造更加安全放心、公平有序的網絡市場環境。
以下為中國市場監管報《科技有溫度 分享更精彩 用戶更幸福——專訪快手電商副總裁羅瓊》文章全文:
今年6月,快手發布了以“有溫度的科技,提升每個人獨特的幸福感”為主題的《快手2019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快手創始人表示,快手將繼續用有溫度的科技,持續提升用戶幸福感,不忘初心,讓每個人的故事都被更多人“看見”。
幸福感是什么?對于一個站在互聯網發展風口的短視頻平臺企業,讓科技更有溫度、讓分享更精彩、讓用戶更幸福,誠信、合規、公平、互利是必須堅持的原則,而要一以貫之地做到這些,并不容易,不僅需要科學完善的制度給予支撐,更需要堅守社會責任的強大信念。
近日,20家互聯網平臺企業簽署了《互聯網平臺企業關于維護良好市場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承諾》,向社會鄭重做出“依法合規經營、堅持互利共贏、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強化平臺治理、加強企業自治、加強溝通協調”6項承諾。
聚焦踐行承諾以及互聯網平臺治理等話題,記者專訪了快手電商副總裁羅瓊。
記者:圍繞踐行承諾的六方面內容,快手電商主要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收效如何?
羅瓊:自快手電商成立以來,一直堅持依法合規、互利共贏的發展策略,依法保障消費者權益,維護線上良好消費環境和公平競爭秩序。
逐步完善平臺規則體系。為規范平臺交易秩序,快手電商建立了規則中心,向用戶公開展示平臺規則的詳細內容及修訂情況。截至目前,快手電商已出臺70余條具體規則及相關細則,覆蓋交易全流程,還針對不同行業如珠寶玉石行業等,制定了專門的管理規范等。
把好平臺入駐關。快手電商通過智能監測+人工審核多維度管控,加強對商家及商品資質的審核管理,對于法律法規明令禁止銷售、限制銷售的商品,強化事前風險預警。
加強商品質量管控。快手電商組建了一支近10人的“神秘買家”團隊,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購買商品,集中送至權威檢測認證機構進行檢測,對存在商標侵權、銷售質量不合格商品行為的商家和主播從重處罰,予以公示。
啟動“質量宣傳月”活動。堅決打擊刷單、黑灰產,針對用戶投訴較多的虛假宣傳、貨不對板等開展持續專項治理;完善售后服務規則,建立電商專線客服團隊。
推動多元共治。從2019年9月開始,快手電商對平臺內私下交易行為進行全類目打擊,對引導私下交易的虛假內容和賬號,核實后從嚴查處。2020年10月,在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指導下,快手會同其他大型平臺經營者發布《網絡直播和短視頻營銷平臺自律公約》,探索互聯網新業態治理創新。
記者:針對平臺企業與入駐平臺經營者之間、平臺與企業之間的經營糾紛,快手電商主要采取了哪些解決方式?效果如何?您對于進一步完善糾紛解決機制有何建議?
羅瓊:快手電商始終秉持開放共贏理念,與淘寶、京東、有贊等電商平臺進行合作,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同時,在供應鏈、品牌營銷和數據能力等方面,也積極與京東等平臺達成戰略合作,實現人貨場高效整合利用,共同應對多元化的消費場景挑戰,打造科學且運行高效的短視頻直播電子商務生態系統。
針對商家違法違規行為,快手的電商治理團隊通過人工排查、大數據風控模型以及用戶聲音收集等方式予以鎖定,然后依據法律法規及平臺規則對商家進行管控,比如及時制止商家違規行為,或者關閉快手小店功能直至封禁賬號。
從今年6月起,快手電商開展了為期三個月“雷霆計劃”,持續圍繞售后服務、物流、商品質量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專項治理。“雷霆計劃”啟動后,共計處理、關停1038個商家,處理主播1500余人,下架商品3萬多個。未來,快手電商將每3個月舉辦一次“商家好服務”大會,對優質商家授予獎杯及證書。
記者:對于加強與政府監管部門的溝通協調,您有哪些具體建議?
羅瓊:快手電商希望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與政府監管部門的溝通合作,共同營造更加安全放心、公平有序的網絡市場環境。
具體而言,完善直播帶貨相關規則,加強對新業態、新應用場景的調研分析,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加強協同治理;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職業差評師”敲詐勒索等惡意擾亂電商環境的行為;加強數據互通,完善直播電商行業自律公約;著眼于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壯大實體經濟新動能,支持直播電商產業帶發展,促進區域化集聚,為直播電商從業者提供便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