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的小勇在北京中光村一家IT公司上班。近來,他感覺視力下降嚴重,看東西模糊,如同眼前起霧,癥狀持續了一個禮拜,越來越嚴重。上周,他趕到醫院就診。眼科醫生檢查后發現,小勇左眼竟患上了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也就是俗稱的“眼中風”。小勇很納悶,自己年紀輕輕,眼睛血管怎么會堵塞呢?
小勇是一位程序猿,本來工作就忙,近幾個月為了趕項目進度,他不僅白天工作,晚上還會通宵達旦加班。醫生介紹,小勇眼底的血管因血栓阻塞,變得像蚯蚓般一段段地扭曲。血液靜脈回流受阻后,液體滲出積存在黃斑水腫,看東西最敏銳的黃斑就會逐漸受到影響,因此影響視力。

不請自來,小編雖然不是程序猿,但和程序猿一樣需要長時間面對電腦的文案汪。作為有為青年,保護眼睛的道理我都懂。但是,工作連軸轉,deadline一個接一個,每天看電腦十幾個小時,長期熬夜到兩三點。眼睛與工作不可兼得,這就是最大的BUG。小編也要恰飯,996、007算什么!我愛工作,工作愛我!每一個明眸善睞的青蔥少年在做了程序猿以后,都迅速蛻變成滿眼血絲的怪蜀黍。
2020年8月6日,愛康集團聯合國家科技信息資源綜合利用與公共服務中心眼科大數據聯合實驗室以及Airdoc發布了第一個基于視網膜人工智能評估的《百萬體檢人群健康藍皮書》。通過百萬體檢人群健康大數據顯示:互聯網、IT行業可是眼底異常的“第一名”!

超七成人群存在眼底健康
第一個基于視網膜人工智能評估的《百萬體檢人群健康藍皮書》顯示:2018年5月開始到2020年7月期間參與人工智能眼底照相疾病風險評估的體檢者進行分析,涵蓋全國23個省級行政區共1,003,585人,整體異常檢出率為74.8%,且男性異常檢出率高于女性,眼底健康問題更為嚴重。

從行業中顯示:專業技術人員(互聯網、IT從業者、科研等)、生產和運輸設備操作及有關人員(重工業、電子技術、加工制造、零售批發等)、商業服務業人員(廣告、媒體、醫療服務等)為眼底異常標化檢出率最高的3個行業大類,其中專業技術人員最高。

40歲及以上人群需要更加注意眼底健康視網膜血管異常檢出率在40歲-49歲人群出現了跳躍式的升高,40歲以下人群的檢出率為6.2%,40歲及以上人群的檢出率為75.9%,40歲及以上人群檢出率是40歲以下人群檢出率的12.2倍。

看到以上數據小編驚了!下意識的揉了揉眼睛。(錯!你不能這么做)
怎樣在沉迷工作的同時,盡可能地保護好眼睛?
1
調整你的顯示器
屏幕中心點位于視線水平下方約10-15厘米;
屏幕距離眼睛的距離>50厘米;
屏幕傾斜一定角度,消除反光。

2
小字放大,光線別太亮
將屏幕字體調大一點,不瞇眼也能輕松看清;
屏幕亮度適當調暗一點(當然也不能太暗),以看起來舒服、不刺眼為宜。

3
如果眼睛累,你就多眨眼
控制自己,面對屏幕不要目不轉睛,每分鐘至少眨眼15-20次。

大家都知道,保護眼睛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長時間用眼。但對于天天熬夜加班的人來說,如果真的做不到,來點狠的——用定時提醒,強制休息!每隔1小時休息3-5分鐘!

一張眼底照片可以告訴你的健康秘密
全身健康的監測窗口
愛康集團致力于以創新科技引領健康管理模式的變革,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應用上,一直走在健康管理行業的前列。愛康集團引入的Airdoc人工智能視網膜健康風險評估產品,通過分析視網膜照片,可自動識別30多種疾病風險。
視網膜是全身唯一可觀察神經和血管組織的地方,成為了解眼底疾病和某些全身疾病風險的重要窗口。除了可以篩查眼科疾病之外,還可以查糖尿病、高血壓以及部分腫瘤等重大慢性疾病,對于全身性疾病的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起到重要作用。
2020年8月1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宣布,Airdoc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圖像輔助診斷軟件于8月7日獲批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個獲批上市的眼底人工智能輔助診斷軟件。該產品可以準確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包括早期輕度病變,屬于Airdoc人工智能視網膜健康風險評估產品中的評估維度之一。愛康旗下體檢中心均已配備Airdoc人工智能視網膜健康風險評估產品。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
要不然怎么讓別人看到我們美麗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