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是件很尷尬的事情
特別是在一些封閉的場合
比如電梯、會議室
一旦有屁意
都會選擇憋一憋
憋屁是可敬的
畢竟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屁是怎么醞釀的?
在我們進食喝水的時候,都會不知不覺地吞進很多空氣。這些空氣一般有兩種排出方式:一是打嗝,第二種就是放屁。空氣進入胃之后,可以刺激胃的壁叢神經以及膈神經,引起打嗝,將空氣從胃中排出。但是打嗝也只能排出一部分氣體,另外一部分會滯留聚集在胃內。另外有一部分氣體進入腸道,就形成了腸氣,也就是我們的屁。
放屁,是常見的尷尬事。偶爾放屁是生理性的,無傷大雅。可是,過度頻繁的放屁,就不一定是小事了。

不能小看的“屁事”
目前,沒有研究證實放屁多和腸癌有直接關系。單純放屁次數增加,身體沒有其他異常,一般情況下和腸癌是沒什么關系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特定情況下腸癌確實會導致產屁增多,除了頻繁放屁還會有腹痛、以及明顯消瘦的現象,需要綜合多種因素來判斷是否得了腸癌。

除放屁的頻次
奇臭難聞也可能跟腸道健康相關
在患有晚期腸道惡性腫瘤時,由于癌腫組織糜爛,細菌作崇,蛋白質腐敗,經肛門排出的氣體也可出現腐肉樣奇臭。
腸道內發生炎癥(如苗痢、阿米巴痢疾、潰瘍性結腸炎、出血性小腸炎等),或者消化道出血,血液在腸道淤積時,肛門所排出的氣體,經過細菌的分解,一般比較腥臭。
《2018年中國癌癥報告》顯示,中國腸癌年輕化趨勢很明顯。中國腸癌平均發病年齡是48.3歲。而腸癌發病因素主要有幾點:超重或肥胖;缺乏運動;愛吃紅肉和加工肉類;年齡大于50歲(美國人群數據,中國應該提早5-10年)。所以平常要注意檢查腸健康,預防疾病。

腸癌的發病信號?
腸癌是一種典型的“富貴病”,和人們生活條件和飲食方式有關。如果有了下面的癥狀,就要小心腸癌了。
大便習慣改變早期可出現腹瀉、便秘或腹瀉與便秘交替。也有些人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便意頻繁,里急后重。同時大便也會出現變形、變細的情況。
便血主要是因為腫瘤破潰所致,便血色暗紅,排粘液便,或者腥臭的膿血便。
導致貧血腫瘤生長需要大量血液供應,所以隨著腫瘤逐漸增長,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另外,便血也可導致貧血。
腹痛腹脹不適腫瘤持續增長,部分患者會出現腹部脹痛不適。
腹部出現腫塊右側結腸在解剖上具有腔大、壁薄的特點,腸腔內容物多為液狀,腫瘤可以向腸腔內生長,60%~70%的中后期病人可于右側中腹部觸及質硬腫塊,這是右側結腸癌的一個征象。
腸癌早期幾乎沒有癥狀,這也是被很多人忽視的原因。還有些人因為出現便血癥狀而誤以為是痔瘡,結果耽誤了治療。結直腸癌已經成為消化道腫瘤常見的疾病,膳食習慣不良者、有結直腸癌腫瘤家族史者、患慢性結腸炎者、患結腸息肉者、便潛血陽性者,這些人要注意每年定期進行體檢,定期對結直腸的篩查以及便常規檢查。
40歲以下人群很有必要及早篩查腸道健康

2020版《中國體檢人群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白皮書》數據顯示:在40歲以下的受檢者中,腸鏡檢查和/或病理診斷異常共172人,在所有腸鏡檢查和/或病理診斷異常的受檢者中占比19.79%。其中,共隨訪到結直腸癌1人,癌前病變(息肉或腺瘤)88人,其他腸道疾病(腸炎等)83人。40歲以下人群,采取有效的腸道疾病早期檢測很有必要。
結直腸癌篩查方式
1
肛門直腸指檢
在中國約75%的大腸癌發生在直腸,而其中又有2/3發生在低位直腸,是可以通過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檢查方式發現,這就是肛門指檢。
2
大便隱血試驗(FOBT)檢查
糞便隱血是大腸癌篩查的第一站,也是目前國際通用的篩查方法。
3
噗噗管
噗噗管是一種糞便隱血檢測裝置,可一次性完成采便和隱血檢測,集糞便樣品定量采集、溶解、濾過、免疫試紙條檢測等功能于一身,因為無痛苦非侵入,非常適合40-74歲之間無癥狀的風險人群,可排除70%罹患腸癌的風險。
4
糞便多靶點DNA檢測
糞便多靶點DNA檢測是一種可以在家里進行的腸癌篩查。這項檢測在糞便樣本中尋找腸上皮癌變或癌前病變脫落細胞DNA片段。
5
結直腸鏡檢查
腸鏡檢查作為腸癌篩查的金標準,建議50歲以上人群定期做腸鏡檢查,如果檢查出來沒問題,每隔5年做一次腸鏡。
腸癌早篩,常衛清了解一下
如果檢測便潛血呈陽性,應該使用腸鏡進一步檢查確診。不過腸鏡雖是檢查腸癌的金標準,但做腸鏡很痛苦。想避免過多的麻煩,可以選擇常衛清。常衛清無需指檢,免受腸鏡痛苦,居家操作,方便省心。通過分析糞便中的遺傳物質(糞便DNA),常衛清可以檢測出直徑1厘米以上進展期腺瘤和腸癌病灶,及時發現早期腸癌基因病變,為腸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提供一個簡便可行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