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日舉行的英國《金融時報》2020年度中國高峰論壇上,愛康國賓健康管理集團等企業榮獲“英國《金融時報》2020年度中國創新企業”榮譽稱號。
“英國《金融時報》年度中國創新企業”榮譽獎項設立于2018年,由英國《金融時報》和FT中文網經過行業走訪和背景研究后,結合當年技術、應用以及消費領域的新趨勢、新現象而遴選的代表中國快速發展的優質企業。作為深植中國發展的國際媒體品牌,FT中文網希望借此年度榮譽,發掘、助力更多具有潛力的中國企業走向全球市場,共同迎接經濟變革中的產業新機會。
本屆高峰論壇由英國《金融時報》集團和FT中文網聯合主辦。英國《金融時報》集團首席執行官約翰·李爾庭(John Ridding)特別致辭指出:“新冠疫情改變了世界政治、經濟和社會,我們正處于過去150年以來,在和平年代發生的最嚴重的一場經濟衰退之中。但危機總是蘊含著變革的機會,這場危機無疑又將進一步加快人類數字化的進程。”
論壇以全球視野聚焦新冠疫情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并前瞻性地預測在全球不確定性中的未來發展趨勢。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陳志武、外交學院教授施展、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溫江濤分別在主旨演講分享了經濟學歷史上的幾次“大瘟疫”、劇變時代的想象力和行動力,以及疫情后的高清新世界。諸位享譽全球的科研機構專家和創新企業高管在大會“時局與前瞻:2021新啟航”的主題下,展開積極討論和對話,對后疫情時代數字化轉型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達成了共識。施展教授在實地調研后指出:中國制造業的生態系統非常龐大,并沒有受到疫情的實質性沖擊,中國制造不可替代。
“今年,面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增加和疫情蔓延的雙重夾擊,中國企業在劇變時期主動求變,擁抱創新,以期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繼續實現業務增長。”FT中文網出版人張延女士表示:“以上獲獎企業都是各自領域中的創新引領者,我們向各家企業的負責人表示祝賀,同時期待他們繼續提供更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造福上下游企業和消費者。”
愛康國賓健康管理集團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先生與FT中文網出版人張延女士對話交流
“數字化特別有價值的是人工智能,衡量一個國家的醫療資源多與少,其中一個指標是看一千個人中有多少個醫生,中國是2名,美國是2.7名,瑞士和德國是3.3名。人工智能能夠復制、放大專家力量,讓更多的人受益。”
“如果中國醫改要進一步深化,我建議允許中國280萬執業醫師自由執業,解決醫生收入問題。不要擔心他們去私營醫療機構,私營醫療機構很多科研不具備條件,公立醫院提供了非常好的科研基礎,同時患者的樣本數量非常大。”
最后愛康國賓健康管理集團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在論壇中表示“我對2021年的期待是:一方面是希望更多國人重視自己的健康,二是數字賦能、人工智能賦能以后,能讓我們在預防醫療領域發揮更大價值。”
愛康集團榮獲英國《金融時報》2020年度中國創新企業獎
愛康集團獲得英國《金融時報》2020年度中國創新企業獎
一直以來,愛康集團將“致力健康管理,提升生命質量,以創新科技驅動健康與醫療服務模式的變革”作為自身使命,并在健康管理服務模式的探索和革新道路上,從未止步。在預防醫療領域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應用上一直走在前列,為國人提供優質的健康管理服務,履行“健康守門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