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6、7月份,連日的暴雨讓重慶市巫溪縣紅池壩鎮種植青脆李的果農們很犯愁,這幾個月正是青脆李成熟采摘的時節,但連綿的雨水打掉了很多成熟的果子,無法采摘;進村的路斷了,向外銷售也成了問題。
在離巫溪縣紅池壩鎮150公里處的萬州區鐵峰鄉,另一種水果翠玉梨也迎來了收獲的季節,同樣因為暴雨的影響,翠玉梨的銷路出現了問題。
“做農業真的太不容易了。”返鄉創業的向忠榮忍不住感嘆。
希望與堅持
大學畢業后,向忠榮回到家鄉巫溪,他一心想做大做強家鄉的農業產業,和幾個朋友做起了鎮上的農產品電商平臺。他希望能夠把家鄉的青脆李通過電商渠道銷向全國。
通過直播、營銷等方法,巫溪青脆李在周邊已經小有名氣,但就在青脆李成熟前的一個月,連續強降雨讓馬上成熟的李子出現崩裂,10萬畝青脆李嚴重受災,村里地勢低的地方已經被打掉很多,損失過半,高點的地方也損失了三分之一,不少農戶的“希望”在幾場暴雨后沖垮。
(受災的青脆李,沖斷的公路)
和向忠榮一樣,謝小紅是更早一批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她的家在巫溪縣不遠的萬州區鐵峰鄉富強村,五年前謝小紅和幾個同鄉籌建翠玉梨合作社,開始從事翠玉梨種植。今年是他們從浙江省農科院引進這一新水果品種的第五年,三年育苗,兩年掛果,原本是等待豐收的日子,也因為罕見的雨水而遇到減產和滯銷難題。
但是,雨過總會天晴。
“小滿助力計劃”持續助力
7月底,天開始轉晴,向忠榮和謝小紅忙起來了,因為他們分別接到了度小滿金融總部的大額訂單,組織人力裝箱、打包,聯系冷鏈車,力爭在第一時間將新鮮的水果運出大山。
(農戶們忙著打包翠玉梨) (裝上冷鏈車的青脆李)
和一年前第一次遇到度小滿金融一樣,這次的持續助力讓暴雨連綿陰霾中的農戶們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原來,重慶萬州區、巫溪縣都是度小滿金融首批”小滿助力計劃”公益助農免息貸款落地的地方。7月中旬,在了解到當地農戶不同程度受災情況后,度小滿金融相關工作組立即商討救助方案,采用集團采購等方式切實解決受災果農的滯銷問題,用實際行動“接力”小滿助力計劃。
其中,謝小紅是2019年“小滿助力計劃”首批免息貸款的扶持農戶,她和合作社的4位村民每人獲得6萬元免息貸款共計30萬元。
“如果不是去年救急的30萬免息貸款,今年有沒有果子吃還是個問題呢。”謝小紅說。
2019年合作社的翠玉梨第一年正式實現規;瘨旃,此前三年都在培育期,而合作社需要給其他農戶們按時分紅,1棵樹平均1年需要1千元的管護資金,例如除草、施肥、打藥等費用。在合作社最困難的時候,“小滿助力計劃”的免息貸款解了謝小紅等5位農戶的燃眉之急,用這筆錢,他們給大家分了紅,買了第二年的農藥等農業物資。
在度小滿金融采購的梨子里,謝小紅每箱都多裝了一斤,“我們這里沒有別的,只有梨子,去年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度小滿給了我們免息貸款,我就說,等梨子成熟的時候一定要讓大家都嘗嘗鮮”。
(重慶市萬州區鐵峰鄉富強村的翠玉梨)
而在此次巫溪縣紅池壩鎮,同樣是2019年“小滿助力計劃”落地的地方,種植青脆李的不少果農是“小滿助力計劃”的首批扶持農戶。
“第一次直接用冷鏈車發到北京,希望明年我們的李子不會遭遇極端天氣,李子品質越來越好……”,巫溪縣紅池壩鎮的青脆李奔向北京的那一刻,向忠榮朋友圈這樣說道。
做農業難,新農業依然不易。謝小紅、向忠榮們堅定的從城市回到了家鄉,努力尋找特色農業的發展之路,一股股的力量都在支持他們的堅持與堅守。
當地政府帶著農戶各地考察,尋找更適合山區地貌特征的農作物,并請來專家指導。越來越多的公路也修到了大山里;新興的電商和直播模式正在逐步探索如何打開山區農產品新銷路。更多像度小滿金融這樣的金融科技機構,走進大山,為有產業發展需求的農戶提供免息貸款,讓他們獲得人生中第一筆“信用”記錄。
據了解,度小滿金融于2019年發起“小滿助力計劃”公益扶貧助農免息貸款項目。截至2019年末,項目已面向重慶市五個區縣、八個鄉鎮、50個行政村的農戶,累計提供千萬元免息貸款服務,通過“一對一”精準幫扶,力圖打造 “一帶多、多帶廣”的扶貧模式,有效帶動當地產業集群化發展和貧困戶就業。
2020年,度小滿再次啟動“2020小滿助力計劃·億元免息貸款公益項目”,面向全國符合條件的農戶開放申請,首個定點幫扶模式在湖北省恩施市落地。近期,在貴州等地區的小滿助力計劃也將陸續落地。
為了更切實解決農戶產銷難題,度小滿金融還與CCTV2共同發起公益助農直播,為多地農戶生產的農產品帶貨,通過資金與銷路雙向扶持的模式,幫助農戶打通“產銷全鏈路”。度小滿金融希望,能夠讓這條依托互聯網和金融科技手段探索出的金融扶貧新模式,幫助全國更多有需要的農戶,讓這條“扶貧既扶智又扶志”的路子走通、走順,走向全國的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