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以南,昆侖山以北,是為南疆。喀什、和田、阿克蘇地區以及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等地,統稱為“南疆四地州”,屬于 “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在今年的全國兩會,多位來自“三區三州”的全國人大代表提出,這片約占中國三分之一國土面積的區域,是中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難啃的“硬骨頭”。
2014 一間電化教室,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簡稱“克州”,有著“萬山之州”之稱,山地面積占了超過95%。對于克州的許多成年人來說,能到十幾公里外的喀什市,就屬于出過遠門、見過世面的了。
提堅村小學坐落在克州阿圖什市阿扎克鄉,屬于方圓幾十公里內條件相對較好的“縣中心小學”,有近600名維吾爾族和柯爾克孜族的學生在這里就讀。為了不讓下一代重走貧困之路,當地教育部門曾拉動各方資源,為提堅村小學修建了多媒體教室,希望把這里打造成教學試點,在全縣推廣“電化教學”,為孩子們打開通往世界的窗口。
近600名維吾爾族和柯爾克孜族的孩子就讀于提堅村小學
所謂“電化教學”,是指將電子媒介(如電腦、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融入課堂教學。在發達地區,這屬于基本的教學配備。可是對于提堅村小學來說,這樣的“電化教學”就像“天方夜譚”一樣遙不可及。而更令人沮喪的是,教室建好了,而電腦卻遲遲未能到位。
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通過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為學校捐贈電腦,讓教室盡快投入了使用。
“我們學校的電教室有嶄新的電腦了,以后可以上電腦課啦”,2014年9月16日,36臺電腦和18臺電腦桌將提堅村小學的電教室布置得滿滿當當,孩子們興奮地奔走相告。
提堅村小學的孩子們上了第一堂電腦課
考慮到小學師生都是少數民族,無限極特意安排了維漢雙語志愿者,為孩子們普及基礎電腦知識。緊接著,一場遠程視頻通話環節,跨越5000多公里的距離,連接了提堅村小學與位于廣州的無限極總部。孩子們圍著連線大屏幕,興奮又好奇地看著世界另一邊的景象。
為了應對設備更新、校舍維護等不時之需,無限極志愿者還自發籌集了3萬元愛心款,組成“關懷小組”,“一對一”結對認領孩子們的心愿清單,并定期到學校開展探訪活動,將一場“小活動”辦成持續的“大公益”。
2016 一條公益視頻,一系列公益傳播效應
距離提堅村40公里之外的上阿圖什鄉薩依村,同樣屬于少數民族聚居村。在薩依小學,有200多名維吾爾族小朋友,年齡介于4至6歲,擠在4間教室里完成學前教育。薩依村唯一的漢語老師李燕說:“我來這里3年了,每天上課的時候盡量多安排一些內容,讓孩子們學到更多的知識。”
200多名維吾爾族小朋友在薩依小學完成學前教育
校園場地擁擠,孩子們就輪流到空地上玩耍。幾片白紙,幾片散落的樹葉,或是折好又拆開數次的白紙,都能讓孩子們玩上半天。老師們利用手邊的各種材料,制作成手工小玩偶,與孩子們一起剪貼彩紙,裝扮教室。
在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牽頭下,無限極主動聯系了學校。有了上一次項目的經驗,無限極認為,改善一所學校的教學設備,只能解決解決燃眉之急。讓社會上更多的人關注南疆兒童的成長問題,這才是消除貧困的長遠之計。
2016年6月,無限極再次攜手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發揮新媒體的公益傳播力量,以薩依小學為藍本,將孩子們的故事拍攝成“新疆娃娃的那些事”“在大美新疆發現最美的自己”等公益視頻,在騰訊、優酷等平臺推送,獲得近176萬人次播放。
李燕(右一)是薩依村唯一的漢語老師
從“小活動,大公益”的思維出發,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之際,無限極邀請志愿者走進薩依小學,為孩子們帶去嶄新的課桌椅,修建全新的游樂設施,與22名特困生進行了 “一對一”結對幫扶。
在“健康寶寶”公開課,無限極志愿者引導孩子們養成洗手好習慣
校長說,自從無限極來了以后,薩依小學迎來了接二連三的好事。首先是拍攝視頻的工作室,承諾無限期為孩子們拍攝畢業照。接著,更多愛心企業聯系了校方,表示希望為孩子們做點事情。在第8屆中小學網校大賽中,薩依小學更是首次進入前3名。
2017 一塊人工草坪,一個快樂成長的童年
在喀什地區伽師縣和夏阿瓦提鄉賽克孜阿代木村,剛落成一所國語幼兒園,計劃免費招收周邊的適齡兒童。2017年5月,無限極志愿者在喀什地區伽師縣考察時,深感當地基礎設施落后、幼兒教育設施不足,便通過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為幼兒園修建一塊400多平方米人工草坪,可供全體師生使用8至10年。
人工草坪給孩子們提供了體育鍛煉的場地
賽克孜阿代木村幼兒園的學生穿著嶄新的運動服表演民族舞
開學前,無限極志愿者提前收集孩子們的“微心愿”,在活動現場兌現,還與孩子們共同繪制彩色墻面,寓意美好多彩的童年。
2019 一套公益模式,助力南疆兒童健康成長
經過5年的摸索,這種政企攜手、因地制宜、精準聚焦的公益模式,已逐漸成型。無限極在新疆有160多名志愿者,累計為當地貢獻4100志愿時。2019年,又有3個項目在同屬于“三區三州”的和田地區和田縣阿瓦提鄉阿克恰勒村小學和其它兩所學校落地,讓710多名學生直接受益。
阿克恰勒村小學的孩子們
為了讓孩子們自立自強,從“接受幫助”的一方轉變為“提供幫助”的一方,項目還新增了社會實踐環節。在無限極志愿者的帶領下,孩子們與環衛工人一起清潔街道、幫助村里的孤寡老人打掃衛生、在交通路口做安全宣傳員、在人民醫院迎接新生兒……
從2014年起,無限極通過全國30家分公司,結合各地精準扶貧需求,積極參與當地的扶貧工作。2020年是扶貧攻堅之年,希望社會更多力量參與進來,為決勝脫貧攻堅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