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明助學金頒發儀式暨20周年慶典在廣東順德碧桂園集團總部舉行,533名大學生獲得年度資助。仲明助學金由碧桂園集團創始人楊國強于1997年匿名設立,至今已經幫助9664名大學生。
羊城晚報集團黨委書記兼社長劉海陵、中山大學副校長肖海鵬、仲明助學金管委會負責人陳心宇、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仲明受助學生及志愿者等超過600人參加本次活動。
儀式開始,陳心宇現場講述仲明助學金20年的故事。1997年,楊國強以母親的名字出資100萬設立仲明助學金,并委托羊城晚報管理發放,用于資助廣東省內家庭經濟困難且品學兼優的大學生,這筆捐款自2006年增加到每年200萬。直到2007年,《瞭望東方周刊》記者以“感動更多人投身慈善”為由說服了楊國強,他才首次以公開身份給仲明學子寫信,揭曉了這個保守十年的秘密。今年,仲明助學金捐出266.6萬,20年來累計捐資超過3166.6萬。
在頒發儀式上,羊城晚報社社長劉海陵表示:“仲明助學金是一個金額不算最大,但持續時間相當長的助學金,不僅僅是助學,而且是社會的良心。”
中山大學副校長肖海鵬也講了自己與仲明的一段淵源,1997年,還是學生的他獲得過羊城晚報助學金,后來才知是羊城晚報受楊國強委托發放的助學金。他評價楊國強:“強烈的責任感和兼濟天下的胸懷,堪稱是我國慈善領域的標桿和典范。”
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也來到現場為仲明學子講話。在回憶起自己的貧困經歷和仲明走過的20年,他百感交集:曾經的他因為交不起學費面臨輟學,是政府幫他交了七塊錢學費,還給了他兩塊錢助學金,才讓他得以完成高中學業。1997年,他拿出100萬設立了仲明獎學金,卻連機場一瓶二十塊的可樂都舍不得買。
作為國家繁榮和進步的見證者,楊國強表示:“感謝黨和國家,也感謝社會給我的所有”,他鼓勵年輕人要積極應對困難、努力奮斗,只有對得起社會、對得起人,才會有更美好的明天。
楊國強在現場給仲明學子講話
自仲明助學金設立起,凡是受過資助的貧困大學生,都需簽訂一份“道義契約”,承諾有能力時返還助學金以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秉承“受惠社會,回報社會,讓愛薪火相傳”的理念,2017年度受助學生在儀式現場鄭重簽署《仲明助學金道義契約》,《道義契約》模式至今在慈善領域備受推崇。對此,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學生李蘭玉代表2017級仲明學子發言:“仲明助學金不僅給予我們物質上的幫助、還有精神上的支持,我們將來學有所成必將回報社會,讓愛薪火相傳。”
如今,受助的仲明學子紛紛返還助學金,甚至設立新的助學金,傳遞愛心:1998年仲明學子張富建建立“仲明助學網”,1998年仲明學子范紹欽設立合眾助學金,1999年仲明學子劉國興以母親名義設立宋秀勤助學金……目前,受助學生返還助學金已超過270萬元。2012年,仲明志愿者服務隊總隊成立,廣東省內19所高校也紛紛成立了仲明志愿者服務分隊,傳承仲明助學精神。
仲明學子現場簽署道義契約
許多仲明校友都攜家人來到頒獎儀式現場,仲明校友親子家庭代表曹杏安表示:“仲明在我最困難的時候給了我們幫助,更重要的是在我心里播下了愛的種子,仲明就像是我的精神家園。”
助學金發放儀式后,仲明基金管委會還對廣東省仲明助學金先進工作者、優秀公益服務隊、仲明愛心大使、仲明愛心組織和愛心企業進行了表彰頒獎,楊國強與獲獎愛心人士合影留念。
11月18日,受助仲明學子還在國華紀念中學進行了素質拓展等活動,楊國強也到活動現場與學子們見面。
楊國強在國華紀念中學與仲明學子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