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品牌都會有一款或幾款典型代表,代表了品牌形象和銷量擔當,就好像提到吉利時會想到博越,提到哈弗時會想到H6。不過反例也有,眾泰就是其中一個。比如提起眾泰時,你可能不會想到眾泰旗下具體的車型名稱,腦袋里直接蹦出的卻是奧迪Q3、大眾途觀和保時捷Macan等車型。就在眾泰把山寨搞得“風風火火”時,卻猝不及防的推出了走原創風格的T700,難道普通人的“豪車夢”就此戛然而止了么。
要說車企研發造車的“工作效率”,我只服眾泰。還記得眾泰大邁X7么,皮尺小隊的測量速度確實不是蓋的,就連概念車都不放過,去年初剛剛亮相的大眾Cross Coupe GTE概念車還沒有進一步動作,就被眾泰搶先量產了。
雖然眾泰山寨的行為被很多人所不齒,但從眾泰全部車型的銷量上來看,真實的銷量數據幾乎沒法掩飾消費者的“口是心非”,為外形買單的消費者大有人在。在眾泰的眾多車型中,以眾泰大邁X5、T600和RS7車型山寨的痕跡最為明顯,卻恰恰是這幾款車撐起了整個品牌的銷量。
長了一張途銳臉的T600推出時間最長,累計銷量也最大,截至到目前,三年的銷售時間已有將近三十萬的銷量成績,現如今的月銷量也都平均在1萬輛左右。T600的熱銷讓眾泰嘗到了甜頭,隨后在去年(2015年)9月推出了大邁X5,外觀的設計很難讓人不與大眾途觀聯系在一起,而月銷量也能達到7~8千輛。也許普通品牌已經不滿足眾泰,于是今年初上市的SR7則直接采用了奧迪Q3的外觀設計,而平均月銷量也達到了4千輛以上。
眾泰在山寨模仿的路上越走越遠也越走越順,山寨車型信手捏來,于是在今年11月11日迎來了眾泰SR9,這幾乎達到山寨界中“登峰造極”的地步,無論外觀還是內飾都高度還原了保時捷Macan,引得眾網友紛紛表示,等到眾泰推出“眾博基尼”、“泰拉利”已經指日可待了。不過就在大家都以為自己的豪車夢會被眾泰實現時,眾泰卻推出了T700,這輛一眼看不出山寨了哪款豪車的新車,難道預示了眾泰要走原創路線了么?
外觀方面,新車的外觀與之前發布的概念車保持著很高的一致性,至少T700并沒有明顯的山寨設計。雖然車身側面依舊有路虎攬勝的味道,尾燈又很像捷豹的格調,但這確實可以算在“借鑒”而不是“山寨”的范疇。T700定位中大型SUV,車身尺寸為4732/1924/1695mm,軸距為2850mm,據了解,除了推出的五座版本之外,眾泰T700還將在未來陸續推出豪華四座版本及七座版本。
內飾部分則體現了高度的整合性,比如“保時捷的三輻式方向盤"、“沃爾沃的豎置中控大屏”、“捷豹上的升降換擋旋鈕”等各種元素,雖然這樣形容T700的內飾多少有些狹隘,不過如果說這都不算山寨,那世界就沒有A貨這個概念了。但是刨除這些借鑒元素單純來看,T700的內飾還是很顯檔次與格調的。
動力方面,T700將搭載1.8T和2.0T兩種發動機,與之前普遍采用三菱的4G63S47發動機不同的是,新車上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或來自上汽,動力參數有所提升,最大功率為162kW,峰值扭矩350Nm,匹配5速手動或6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
其實眾泰依靠著T600已經一招鮮吃遍天。如果仔細對比大邁X7、SR9和T700的底盤參數可以發現,三車都有著相同的2850mm軸距,1641mm的前輪距和1642mm后輪距,而這也印證了這三款車都采用了相同的底盤系統。簡單來說,這幾款新車都是T600的衍生車型,它們擁有幾乎一致的動力和底盤系統,而眾泰在這其中做的最多的改變就是把T600原本2807mm的軸距拉伸到了2850mm,以滿足達到中型SUV的尺寸。眾泰的山寨模仿之路走得好好的,為什么還要推出T700呢?
隨著銷售時間的積累,T600上的動力底盤系統也愈加變得成熟,采用幾乎一致的車身結構和動力底盤系統的SR9、大邁X7和T700,在研發周期和產品測試上就省去了很多時間和成本,這也算是眾泰能爆發式推出新產品的重要原因之一了。
毫無疑問,對于這輛并沒有過多借鑒和山寨其他品牌的T700來說,更多的自主設計和原創路線是值得肯定的。眾泰也意識到,從品牌發展戰略方面考慮,畢竟山寨和抄襲都不會長遠,所以幾乎可以肯定的說,T700就是用來作為走原創自主路線的敲門磚。
至于眾泰會不會放棄山寨和抄襲,就目前的形式來看幾乎不太可能。至少在原創路線沒鋪開的情況下,還是要用這些好看的舶來品賺取利潤的,同期推出的大邁X7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大邁X7在車身尺寸和動力系統與T700幾乎一致,這也就形成了銷量互補,退一步說,即便T700的原創路線走不通,也可以用X7來彌補利潤。
其實不僅是眾泰,很多車企發展的第一步都是從模仿開始,雖然這也確實能積攢出銷量和效益,但模仿山寨只能體現出被模仿車型的成功,最終都是要走出自己的路線的。早前的吉利、奇瑞等車企也都是靠模仿其他品牌成熟的車型起步,但如今已經具備正向研發和原創設計的能力,并且從熱銷車型來看,擁有自己的設計風格的同時也已經被消費者所接受。
隨著法律的健全和消費者購車心理的成熟,未來模仿和山寨的路線也許會比自主設計更難走,可能心懷豪車夢的圍觀群眾多少會有“遺憾”,但與其一味的模仿別人的產品,不如拿出精力來好好改善自己的設計,畢竟原創的設計才會為車企帶來更多的經驗積累和同行的尊重。當然,還會為車主省下一筆不小的模仿山寨改裝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