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
對生命的漠然不能原諒
學生獲救后的冷漠表現,復旦校園論壇上的“冷血”討論,讓網友對一名無辜生命犧牲后的悲傷化成了對復旦、對復旦學生的不諒解。
網友不諒解的,并不是學生要去探險,并不是學生獲救,不是救援導致民警犧牲。網友不諒解的,是一個學校學子對生命表現出的漠然。新浪微博網友“電氣虎”氣憤地指出,復旦登山人的觀點就是:“千錯萬錯,錯在你們要收門票錢,又不去開發那一片山區;錯在你們搜救人員還不夠專業;我們的領隊夠專業,所以我們可以穿成去郊游野餐的樣子去叢林大冒險;人都有原罪,所以你不能罵我們。”就是這樣的一批高材生,“僅憑他們的任性、無知和不負責任,讓一名年輕的民警無辜失去了生命”。
網友“我是你認識的王小能”無奈地說,“有復旦的學生在論壇上嘲笑那個警察身體素質不好,還說警察就是人民養著關鍵時刻用的”,正常人罵兩句復旦還要反省自己是不是過激,他們用愚蠢斷送人家一條命倒理直氣壯無比坦然。
正如貓撲網友“埃拉尼”所說,被救后,沒有道歉、沒有哀悼。回學校后,不反思反而公開在討論所謂的危機公關、推卸責任。中國如此著名高校的學生,不知道責任也不知道尊重生命,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專業人士
珍重自己的同時請珍重別人的生命
黃山事件發生后,一度爭論的中心點在大學生該不該去探險,該不該去登山。其實,登山并沒有錯,探險也不是問題,關鍵是,出發前有沒有充足準備,能不能對生命負責。
喜愛戶外運動的復旦歷史系網友“恒跡”在其博客中撰文分析指出,支持去見識大好河山,但那叫“旅行”不是叫“戶外”。戶外,就要有戶外的裝備。這次悲劇的主要原因是,這支隊伍以旅游的心態參與了戶外運動。
看過“黃山事件”的整個經過不難發現,這是一場早已埋下地雷的危險旅行。根據復旦登協事前的活動公告和以往的活動經歷,可以發現:組織者知道此行是非常規路線,會逃票,要避免被捉;組織者在招人時是允許新人參加的;組織者是知道天氣狀況的,而且還希望會如期下雪;組織者自己并沒有走過這條線,也沒有計劃請向導,主要靠GPS和指南針……
有復旦登協的人說,戶外運動是理想主義者,是瘋子做的事,沒瘋的人不懂。“恒跡”反問說,如果你的“理想主義”要別人來埋單,不管是父母還是警察,這樣的理想主義,真的值得驕傲么?
有張寧海的同事在網上發帖說:“這樣的救援在黃山景區很多,這些‘驢友’在尋求刺激尋求快樂的同時,有沒有替別人想一想,有沒有想到他們的無序行為會給其他人、其他行業帶來很大的麻煩,我的兄弟犧牲了!我們警察也是人,也有父母,也有親人,像我的兄弟,在家是獨子,才24歲,去年才分配到我們局工作,甚至連戀愛是什么滋味都不知道,就這樣犧牲了!馬上要過年了,他的父母會怎么樣,他的父母年老時會怎樣……希望大家能吸取教訓,珍重自己的同時請珍重別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