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站地送了一禮拜 快遞員收入差距大
5公里的路走了4天,兩站地磨了一個禮拜,近日,投訴快遞公司“蝸牛速度”的市民越來越多。記者調查發現,由于目前北京的同城快遞業務時效性差,“同城”的意義已名不副實。快遞公司對此回應稱,年節臨近遞送禮品的客戶量大增,再加上汽油柴油漲價甚至短缺,多地業務出現爆倉情況,員工滿負荷加班仍忙不過來。
客戶:5公里快遞走4天
由于天氣寒冷,不愿出門的田小姐日前在淘寶網上訂購了幾件衣服,下訂單時發現賣家距離她家只有兩站地之遙。“我還挺高興,覺得沒準上午訂了下午就能送來呢!”讓她想不到的是,這一等就是一個禮拜,每次上網查看快遞狀態都是“到達物流公司某某某分部”,但就是沒有人送上門來。“早知道還不如我自己去取呢!”
“很懷念同城快遞業務以前的速度,上午發,下午到。”昨日,市民李先生也表示,12月7日,他在西城區一家公司網購了一款禮物,“朋友在王府井上班,12月9日生日,我以為這禮物準能提前送到。”但是,在李先生的催促下,禮物才在10日晚上6點送達朋友手中。“總共5公里,快遞走4天。”李先生無奈地說。
快遞公司:新聘人手加班忙
昨日,記者在淘寶網隨機打開幾家網購公司,發現近一個來月里,買家因不滿快遞速度慢殃及賣家的差評不勝枚舉。
對于消費者反映的“同城快遞業務名不副實”一事,一位負責西城區快遞業務的負責人說,同城快遞派件慢,是幾個原因綜合下矛盾爆發的結果,“快遞業務員勞動量大、工資低,這是人盡皆知的。”負責西城區虎坊路快遞業務的業務員林先生也證實說,他們公司給業務員支付的底薪只有600元,再加上取件總額的10%的提成,這就是快遞業務員的收入總和,快遞員月薪大概三四千,但工作強度實在太大了。林先生稱,上午是派件的時候,下午是取件的時候,“由于派件并無‘好處’,一到中午,為了收入,我必須放棄派件去取件,如果當天的快遞件派送不完,只能堆著等明天。”
“最近業務繁忙,請您耐心等待。”記者撥打了申通、圓通、韻達等數家快遞公司的業務電話,幾乎全部是占線狀態。
快遞員小郭告訴記者,公司上午不到8時運來貨物,一般要到中午12時才分揀完,而他得9時前外出送第一輪派件,如果中午能送完就趕回公司吃飯,然后14時再分揀、派件。以前派送只到18時,現在不得不延長到晚上七八點。“包裹實在太多,每個人都要加班加點!”不過,讓他頗為高興的是,加班意味著工資的增多,“月薪上萬不算什么,勤快點還有將近2萬的呢!”為了應對激增的業務,宅急送北京公司就正在廣招人手,月收入在2000元至5000元之間。
專家:無力管控整個配送流程
“派件能否及時準確送達,不能依賴于某個快遞員今天是否敬業努力。”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聯運分會秘書長李軍對本報記者表示,大多數企業尚無對整個配送流程的管控能力,整個行業尚無完善的標準化管理體系和明確的作業流程。相對于服務質量,快遞成本偏高,這固然與油價上漲有關,但更深層原因在于運作還停留在傳統運輸上——條塊分割過嚴,只能提供物流鏈的某一段服務,比如站到站、港到港的運輸,剩下的“短駁”卻不得不另找人接續;與此同時,還存在大量的車輛空駛和無效搬運。線索:王先生
記者 張永生 姜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