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養殖戶濫用抗生素,許多畜禽魚過量用藥致死
最近,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所尹曉青副研究員對山東、遼寧的部分農村畜禽養殖戶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為了避免感染疾病,不同類型的生豬養殖戶廣泛使用抗生素,這就容易造成畜禽產品抗生素殘留超標。
家畜過量用藥致死
調查發現,為了避免感染疾病,不同類型的生豬養殖戶廣泛使用工業飼料。工業飼料一般被認為是抗生素、激素及其他添加藥物的載體。被調查養殖戶中,有50%養殖戶在飼料里不同程度地添加了抗生素及其他藥物。
北京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肖永紅教授等專家也調查推算,中國每年生產抗生素原料大約21萬噸,其中有9.7萬噸抗生素用于畜牧養殖業,占年總產量的 46.1%?股氐臑E用在全世界的養殖業都是非常普遍的,但在中國顯得更為嚴重。中國社會科學院中醫藥事業國情調研組在調研中發現,中小養殖戶不僅大量使用具有嚴重毒副作用的淘汰類別抗生素,就連人類還在試用的某些抗生素也已經用于畜禽魚類。許多畜禽魚不是病死的,而是過量用藥致死。
下猛藥致抗生素超標
細菌性疾病是導致動物患病的主因。專家認為,養殖業之所以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現象,主要源于動物疾病的需要。面對比市場風險更為嚴峻的傳染性疾病風險,一些養殖戶不得不為畜禽下猛藥,憑經驗飼養、憑感覺用藥,很容易造成畜禽產品抗生素殘留超標。
據記者了解,關于飼料中抗生素的使用,我國已經有嚴格的規定:僅有少量抗生素可以作為促生長劑在飼料中使用,而且對不同動物不同生理階段使用抗生素的種類、劑量以及停藥期有嚴格規定。盡管我國對飼料中藥物的使用有嚴格規定,但問題主要出在非法使用。
1996年,我國頒布的食品衛生標準中,對獸藥的殘留檢測還只限于四環素族抗生素一項。近年來,我國已經開始重視動物性食品的藥殘問題。2002年,農業部修訂發布了《動物源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但是,部分還在使用的獸藥漁藥,還沒有制定藥物殘留標準。部分獸藥(含治療藥和禁用藥)的殘留檢測方法還未建立。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副所長齊廣海研究員認為,我國目前要做到不在飼料中使用抗生素很難,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目前也未做到。
長期食用將無藥可治
動物產品殘留抗生素的量一般極低,對機體的直接毒性也很小,但長期食用后,可在體內蓄積,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專家提醒說,經常食用含有抗生素的“有抗食品”,即使是微量的,也可能使人出現蕁麻疹或過敏性癥狀及其他不良反應;長期食用“有抗食品”,消費者的耐藥性也會不知不覺增強,等于在人體內埋下一顆 “隱形炸彈”,將來一旦患病,很可能就無藥可治。
專家呼吁:有關部門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從保障人民健康的角度,重視動物性食品中藥殘的監管及其相關技術標準制定工作,加強監管“有抗食品”刻不容緩。
據人民日報
□個案
嬰兒一生下來就對7種抗生素有耐藥性
廣州市婦幼醫院曾搶救過一名體重僅650克、25個孕周的早產兒。頭孢一代,無效!頭孢二代,無效!頭孢三代四代,仍然無效!再上“頂級抗生素”:泰能、馬斯平、復興達……通通無效!后來的細菌藥敏檢測顯示,這個新生兒對7種抗生素均有耐藥性!
新生兒耐藥或來自母親。孕婦在吃大量抗生素殘留肉蛋禽時,很可能將這些抗生素攝入。動物產品中殘留抗生素,已經成為耐藥菌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