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冷,逛街時手捧一杯熱乎乎香噴噴的奶茶已經成為很多市民的一種習慣。而街頭一些出售奶茶的商家喇叭里也在不停地喊著:“珍珠奶茶,熱的,兩元一大杯。”但記者在探訪后發現,這種名為“果味奶茶”的飲料,大多沒有奶也沒有果汁,其原料是含有十幾種化學添加劑的奶精、果粉、茶粉等。這種像奶又像水果的味道,就是通過這些添加劑表現出來的。而這種奶茶的利潤,居然達到了400%以上。
市場一分鐘速成“珍珠奶茶”
記者在宿州路、長江路、鳳陽路附近走訪后發現,這里的奶茶店基本上賣2元一杯,容積為450毫升。在合肥11中附近的奶茶店,奶茶的價格為2.5元一杯。只見店內柜臺上擺滿了玻璃罐,每個瓶上都標注了相應的口味:芒果、荔枝、橙味、香芋、藍莓等。記者點了一杯原味奶茶。店主便拿起一個450毫升的塑料杯,用勺子加入了兩勺白色粉末,又加入了幾粒褐色的圓粒狀珍珠果,隨后加入開水進行沖調,并用吸管在塑料杯里攪了幾下,即用塑料蓋蓋上,一杯咖啡色的奶茶就這么制作成功。
在記者詢問奶茶的成分是什么時,店主將其成分全盤托出:其實就是擺在這里的一些粉:奶茶的茶味就是通過茶粉表現出來的,白色粉末就是奶精,如果你不要原味,要水果口味,里面還要加一些果粉。
原料無奶無果全是添加劑
奶精、果粉、茶粉究竟是什么?在業內人士的指導下,記者在明光路老火車站附近找到了一家售賣奶茶制品的商店:金島咖啡奶茶店。走進這家店,就發現成堆的奶精、奶茶粉、奶茶用果粉等原材料堆滿貨架,讓人看了眼花繚亂。該店女店主告訴記者,合肥市場上大部分街頭奶茶店的奶茶就是由奶精、果粉、茶粉三種原料沖泡而成,其實里面根本不含奶的成分,也根本不含果汁。目前市場上剛剛推出一種三合一系列奶茶粉,就是將上述三種原料混合而成。這樣的奶茶粉末方便而快捷,只需要舀上一點粉末加點開水即可沖調成一杯香氣四溢的奶茶,比鮮奶沖成的奶茶還有奶味。
記者仔細查看了三合一系列藍莓奶茶包裝背面標注的配料:其成分含有二氧化硅,增稠劑、扛結劑、精煉氫化植物油、磷酸氫二鉀、植脂末、葡萄糖、食用香精。而奶精、果粉、茶粉的成分基本和三合一奶茶相同,但所有的成分中均未提到鮮奶和水果。
利潤一杯奶茶利潤約400%
記者詢問了價格后發現,這些沖調果味奶茶的原料出奇的便宜。一公斤包裝的奶精、果粉、茶粉價格均為13元。發現放在奶茶里的珍珠粒批發價5元一袋,每袋900g,大約有上千粒。唯獨三合一的包裝為一公斤19元。出售奶茶的商店老板告訴記者,一般奶茶店里買原料,基本上不會買三合一系列奶茶粉,因為那樣成本太貴了。都是果粉、茶粉、奶精三袋一塊買。這樣加起來三公斤共39元的原料,可以沖泡150杯至200杯,平均每杯原料成本在0.2元左右。
原料加多少由商家自己把握。
記者打聽了奶茶杯子、吸管的價格,發現如果使用常用的450毫升塑料杯的話,一套塑料杯、杯蓋、吸管,批發價加一起只有0.15元,如此加上成本只有幾分錢的珍珠果,整杯珍珠果味奶茶的成本也就在0.4元左右。而奶茶普遍出售的價格為2元至2.5元,利潤在400%至500%左右。
專家街頭的奶茶少喝為妙
記者了解到,眼下,我國尚未制訂奶茶標準,奶茶中添加劑的含量是否超標沒有判斷標準,奶茶食品安全監管還是一片真空。而記者在對比了果味奶茶的所有原料后了解到,無論是果粉、茶粉、奶精,還是珍珠果,其成分除了十幾種化學添加劑外,均含有一種叫植脂末的成分。昨天,記者咨詢了合肥一些醫學保健專家后了解到,按照我國《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督管理規定》,一些食品中允許加入適量的食品添加劑,但是不能超標。植脂末就是氫化植物油,偶爾吃不影響健康,但把植脂末制成的原料沖水喝或者制作其他食品,長期食用容易誘發血管硬化,增加心臟病、腦血管意外的危險。奶茶的另外一種原料果粉,成分為色素和香精,過量吸收色素、香精等對人體的肝、腎等器官危害較大。目前奶茶店主用量全憑估計,肯定會造成一定的化學添加劑超標,對人體健康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所以街頭那種廉價奶茶盡量少喝。
徐慧玲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