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打折,但服務別打折啊!”
近日,有讀者反映,免費贈券、團購打折券消費良莠不齊,一些打折團購給的服務也打了折扣,有的商品給的數量少,有的服務質量明顯下降。
贈券咖啡只給半杯
近日,消費者楊小姐拿著中秋月餅盒里的咖啡贈券到星巴克咖啡店兌換了一杯卡布奇諾,喝了一口是泡沫,再喝幾口還是泡沫,把泡沫都喝完了一看,咖啡只有小半杯。楊小姐拿到柜臺去詢問,店員告訴她,卡布奇諾咖啡就是這樣,泡沫會多一些。為了驗證店員的說法,楊小姐到星巴克咖啡的另一家分店去購買了同樣一杯卡布奇諾,發現咖啡明明是有多半杯的,只有上面一層是泡沫,比自己兌換的那杯多了不少。“給店員兌換券的時候,她直接向后臺喊‘一個套券’,而不是通常的‘一個小杯’。 ”楊小姐告訴記者,不知道這里面有什么不同。不過,那張兌換券上可是明明寫著可兌換任意一杯12盎司咖啡,沒寫著減量供應。
團購套餐大玩瘦身
“比圖片上菜量可小多了”,消費者林小姐以68元的價格團購了一份原價198元的某餐廳套餐,和朋友高高興興地到了餐廳。幾道菜一上來,林小姐和朋友就傻了眼,這菜碟和菜碗足足比宣傳畫上的小了一圈。單價最貴的一盤基圍蝦只有少得可憐的幾只蝦,稀稀落落擺在盤子里。“價格打折了這菜量也打折啊? ”最后,林小姐又自己叫了幾個菜才和朋友把一餐吃好。
同樣的問題消費者馬小姐團購一家餐廳的套餐時也遇到了。餐廳內一道以牛肉為原料的名菜,四五個人每人就夾了一筷子,盤子就見底了。“和平時吃的味道對不上,菜也不新鮮,油看著也烏涂。 ”馬小姐說,不知道是不是團購的原因,這家知名餐廳團購的套餐和平時不太一樣。
打折美發被晾多時
做一個頭發花了5個小時,其中至少一半時間都是在等待,消費者李女士最近遭遇了一次痛苦的美發過程。以128元團購了998元美發套餐的李女士來到一家知名美發店,美發師非常熱情地接待了她。閑聊過程中,美發師告訴她她的頭發干燥,可以做一個500元的護理,另外還向她推銷一張店內 1000元的金卡。
李女士表示,自己家離這里遠,不方便在這邊辦卡,并且對其他消費一概拒絕了。此后,李女士就成了店里最不受歡迎的客人,中間被美發師 “晾”了一個多小時,濕著的頭發都變干了也沒人管。等忙活完了其他客人,美發師才三下兩下給她應付了一下頭發,冷淡的態度和開始時的熱情有天壤之別。“難道非得多花錢,才能得到正常服務? ”李女士說起來憤憤不平。
商家沒誠意難引回頭客
“這種態度我是不會再去了! ”消費者李女士告訴記者,團購也好、贈券也好,都是商家明碼標價在搞促銷,不是消費者故意少交錢,一樣的顧客豈能有兩種待遇。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如果用打折券商家服務就打折,明顯就是沒誠意的做法。
中國電子商務中心研究中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團購一般是中小商戶,但一些商戶面對突如其來的大量消費者,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致使消費者體驗度變差。本來為了吸引回頭客,弄不好反而使得顧客產生厭煩,適得其反。
隱性服務投訴無門
對于消費者來說,團購或者贈券遭遇了隱性消費歧視目前尚沒有解決之道。昨日上午,記者撥打12315消費者熱線,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除了質量問題,商家的服務問題不能進行投訴。包括贈券咖啡分量少、團購菜量少的問題,由于事先菜量和咖啡量沒有一個明確標準,無法取證也無法進行投訴。
一位消費者表示,現在是市場經濟,如果店大欺客或者消費額歧視,消費者不會進第二回。連基本的誠信都沒有,這種店很難生存長久。
據《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