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院收治病例不斷增加,“怎么吃,吃多少,都可能發病”,讓專家感到不解,從病歷資料看,沒有太多明確的指向性,難以尋找規律。
南京市政府昨日召開發布會,介紹龍蝦中毒事件調查情況。截至目前,醫療機構共收治因發病前食用龍蝦出現橫紋肌溶解癥病例19人例,現13人已治愈,5人住院治療,病情穩定,另一人為新增病例。
經過初步流行病學調查,患者就餐地點高度分散、年齡跨度大、性別都有涉及,給查明病因帶來一定難度。據了解,其中14名患者分布在8個家庭均在家加工并食用龍蝦,另有4人分別在2個飯店食用,新增的患者還在調查中。
南京市藥監局副局長華文表示,經臨床、疾病控制、衛生監督相關專家討論分析引起橫紋肌溶解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過量運動、醉酒、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藥物影響、代謝異常、遺傳缺陷等,但目前還未查明食用龍蝦與產生橫紋肌溶解癥的具體關聯因素。
針對洗蝦粉是否是導致食用龍蝦致病的罪魁禍首,據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李解全解釋,洗蝦粉主要成分為草酸,而草酸的化學性質在溫度達到100℃時就可以完全分解。但李解全同時也認為,草酸在分解過程中可以和多種化學元素形成有毒物質,因此在洗蝦粉中除了草酸以外,會不會還添加了其他的化學試劑,還要進一步查明。
蝦販早已棄用“草酸粉”
新“洗蝦粉”酸性更強
“龍蝦門”致病元兇至今未查明,有關部門宣布排除草酸“洗蝦粉”嫌疑,但有知情者向當地媒體反映說,在南京市最大龍蝦批發惠民橋市場,“洗蝦粉”草酸早已不用,蝦販們已改用一種新型的化工原料調和的“洗蝦粉”秘密武器,洗出更“鮮亮”龍蝦。這種秘密“武器”又是什么?記者展開了調查。
外形像味精和食鹽
朱先生是南京一家大排檔老板,經營龍蝦已4年,每天從南京下關惠民橋水產市場買進上百公斤龍蝦。“大部分小龍蝦買來時都很臟,必須用刷子來回刷。但小龍蝦鉗子很厲害,小工的手被夾過后都不肯認真洗了,客人吃到臟蝦意見又很大。”朱先生說,不久市場上出現一專門洗龍蝦的白色粉末草酸,但這類“洗蝦粉”仍洗不干凈,而且常遭到執法部門查處,大多不用了。近期,他們發現,在惠民橋市場蝦販在批發龍蝦前,總要用一種神秘“洗蝦粉”清洗龍蝦,用它清洗清潔更省事。
“這種新的洗蝦粉很好用,兌水化開,把小龍蝦直接浸泡在里面就完事了。用不了5分鐘,粘附在小龍蝦肚子上的臟東西就會自動掉落,偶爾還有點臟,拿自來水沖一下就能全部弄干凈。” 朱先生說,自從用了新型秘密“武器”“洗蝦粉”后,只只色澤鮮艷,外形漂亮。“這東西在批發龍蝦的水產市場,不少老板都在用,樣子不像石灰粉,很像味精和食鹽。我問了不少同行,都說沒見過。”朱先生說。
蝦泡2~5分鐘就干凈
記者昨天來到南京惠民橋農貿市場水產市場。一老板正在推銷“清倉”的龍蝦,個頭不小,蝦殼又黑又臟,蝦肚子藏著一團黑色雜質。“這些蝦從江西運來,雖比不上江蘇與湖北的干凈,但價格便宜,每斤15元包清洗。”老板吩咐一工人從店內取出兩包白色粉末,先加入一種鹽狀粉末,后又加入如味精狀晶體。“這是兩種新型專門洗龍蝦的藥粉,與草酸不同了,一種10元一斤,一種8元,只有用兩種調和起來洗過的小龍蝦,只只都很光亮、干凈。”
只見工人在一只桶內加入水和臟蝦,將“洗蝦粉”倒入攪拌,幾分鐘后撈出蝦沖水,原本蝦殼又黑又臟果然只只光亮、干凈。老板說:“一斤洗蝦粉加100斤水,水可以反復利用。青殼蝦在水里只能浸2分鐘,紅殼蝦可以浸5分鐘,就能把臟東西都洗掉。但撈起后最好拿自來水沖一下,否則蝦殼上容易沾上藥粉的氣味。”
皮膚接觸又痛又癢
記者在下關熱河路一化工商店買到了這種新型“洗蝦粉”。女老板稱,這種“洗蝦粉”主要成分是化工原料,檸檬酸用于洗蝦增白,亞硫酸鈉用于除去蝦子身上的銹,比以前的草酸洗蝦粉性能好,色澤亮麗,非常干凈。
打開袋子,一股氣味撲鼻而來。記者按比例將粉末兌入清水,用手攪動兩下,看到些許白色泡沫冒出,有點像平時用的洗衣粉,但味道更刺鼻,加入一定量的龍蝦,在短短的一兩分鐘時間,蝦身上大量黑漬便全部清掉。經科研機構化驗,這種所謂新型“洗蝦粉”PH值為2.5,屬強酸性物質,比草酸制成“洗蝦粉”酸性更強,含有檸檬酸和亞硫酸鹽,但還有其它不明化工原料。
試驗人員用手攪拌了一下水,馬上感到又痛又癢。“可以肯定說,這些洗蝦粉,都是人為擅自配成的東西,有的成分不明。”試驗人員說。
中毒致癌影響發育
新“洗蝦粉”主要成分為檸檬酸和亞硫酸鈉,損害健康
南京工業大學化工學院王政教授說,檸檬酸和亞硫酸鈉對人體有害,嚴重的會引起中毒,對兒童的影響則更大,甚至會影響智力發育。“洗蝦粉”的成分只要有含硫成分,就不可能對人體健康無害。而且去污劑在腸胃中積累多了還會致癌,偶爾少食不用擔心,長期食用的話,肯定會帶來不利影響。
“要是它真的沒毒,為什么青殼蝦只能浸2分鐘,紅殼蝦只能浸5分鐘呢?說到底,那些賣粉的是怕龍蝦被毒死嘛!”王教授認為,此前化工商店女老板所說的 “洗蝦粉是一種食品添加劑”的說法并不可信。
“洗蝦粉”監管空白
南京市食藥監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檸檬酸和亞硫酸鈉這兩種成分確實有用在食品添加劑中,但“洗蝦粉”中還有很多沒有分離出來的成分,到底是什么尚不清楚,使用這種產品必然會給消費者健康帶來隱患。
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彭增起教授說,即使檸檬酸和亞硫酸鈉是允許添加在食品中的添加劑,但相關法規也規范了其用途和限量,而且規定沒有涉及可用于清洗小龍蝦,因此將之作為“洗蝦粉”也屬違規。彭教授還認為,目前一些化工商店自行配制“洗蝦粉”,監管問題一直是個空白。
懷疑含有“吊白塊”
南醫大第二附屬醫院免疫專家高主任說,雖然“洗蝦粉”的成分目前認為主要是草酸、檸檬酸、亞硫酸鈉等化工原料,但為什么患者只是特異性地引起了橫紋肌溶解,而沒有嘔吐等消化道癥狀呢?他認為,洗蝦粉的成分可能遠不止草酸那么簡單,很可能含有次硫酸氫鈉甲醛,即吊白塊,這個東西能使人們不產生消化道癥狀,但晚期(攝入6~24小時后)便可以引起橫紋肌溶解,腎功能衰竭等癥狀。同時,草酸是無味的,而吊白塊有明顯氣味,與新型洗蝦粉類似,這可能便是引起橫紋肌溶解的原因。我國的民間食品工業中,吊白塊曾經被廣為應用,從蒸饅頭到磨豆腐都使用過,“用于漂洗小龍蝦,也是有可能的”,高主任說。
據《南京晨報》
南京“龍蝦門”
南京疾控:“洗蝦粉”怎么改頭換面都是一類
南京市疾控中心一位負責人表示,近來市場上確實發現了檸檬酸和亞硫酸鈉制成“洗蝦粉”,不過這類“洗蝦粉”不管怎么改頭換面,都與草酸是一類的化工原料,都是酸性氧化劑,不大可能導致肌肉溶解。目前他們正在關注此事。
三大疑點 專家不解
1.在家燒煮發病比外食多
從上報疾控部門的病例看,在家中燒煮吃龍蝦誘發“橫紋肌溶解癥”的人數比在飯店就餐的要多。鼓樓醫院是南京最先收治此類病患的醫院,7月20~28日收治的11名患者,都是從農貿市場買來龍蝦自己加工的。
2.懷疑和過敏體質有關
南京目前龍蝦銷售量是80噸到100噸,按每人吃一公斤計算,南京每天至少有10萬人在吃龍蝦。7月份以來共收集到19個病例,這個發病數極低。疾控部門認為,此次事件屬散發。從病患情況看,有的人輕,掛掛水就好了;有的發病嚴重,需住院治療。有專家懷疑,是否與過敏體質有關。
3.吃得多的未必病重
在一些病例中,龍蝦吃得多的人未必發病重。前幾天江蘇省人民醫院收治病人小宮,她爸爸吃的最多,卻沒有患病,她和媽媽每人吃了不到10只卻造成腎臟損傷。鼓樓醫院上周收治的一個女孩,號稱平時是“龍蝦殺手”,但是這次只吃了八九只龍蝦,就住進了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