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羊城晚報》報道 近來,國內糧價漲聲一片,甚至創出歷史新高。由于利益驅使,個別糧食經營者不講良心道德,摻雜使假,以次充好,大發不義之財。最近一周時間里,記者奔走于東莞市各大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調查,揭開大米中暗藏的玄機。
機器將大米吸入高速運轉的圓錐形狀鐵皮容器內進行拋光,坐在出米口的工人在大型的漏斗下面用各種品牌的包裝袋裝米。經過機器縫包后,一包包成品“泰國香米” 等知名品牌大米就這樣出爐了。某大米廠廠長稱,廠方可提供各種品牌的包裝袋,“你們想要什么品牌的袋子我們都可以提供”。東莞市樟木頭農副產品交易中心一家較大的大米加工廠經理告訴記者,他的廠加工一噸發霉大米只需80元錢,目前他的倉庫還存有100噸準備代加工的發霉大米。“加工不過來,現在暫時不接其他發霉的米”。整個過程是先將發霉的大米拋光后,再摻入到各種品牌的大米中直接封包,然后投放到市場。但仔細對比后發現,加工之前的大米發黃有異味,而加工后的大米經過機器拋光后,表面光滑且顯白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