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會診專家電話 認為孩子不屬于性早熟小孩 屬外源引起的單純乳房發育
本報訊(記者 溫如軍) 昨天,武漢的專家對3名早熟女嬰進行會診。今天上午,當事人之一的吳女士告訴記者,會診專家認為孩子不屬于性早熟。
昨日,湖北省衛生廳組織了武漢當地多所醫院的權威兒科醫生,對《健康時報》最早曝光的武漢三名服用圣元奶粉后疑似性早熟的女嬰進行會診。
上午吳女士對記者表示:“(會診專家)昨天打電話告訴我說我的孩子基本正常,他們說(我的孩子)不屬于性早熟,是外源引起的單純乳房發育。也就是外界刺激乳房發育,比如我誤服了避孕藥、化妝品激素、環境因素、吃的東西里含有的東西刺激了她的乳房發育,總之不屬于性早熟范疇。”
吳女士說,專家告訴她,性早熟包括乳房發育,骨齡明顯增大。外界的因素促使過早發育,具體的原因很復雜,也不能說是服用了奶粉而使幼兒的乳房發育了。
吳女士介紹說:“我的小孩一直是在服用圣元奶粉,沒有換過,這次檢查的時候我們已經停用了一個半月,比第一次檢查時明顯下降了很多。但醫生說第一次查的情況也不能說明什么,也是正常范圍之內的。”
吳女士認為小孩誤服避孕藥是不可能的,因為自己沒有給女兒喂過母乳。“專家說如果是母親帶給小孩的話三個月就可以自然消失,但我們的小孩已經有十個月了。如果是外界因素,我們家也沒有什么化學物質在家里,我也沒有給她喂過有刺激性的東西,唯一接觸的東西就是奶粉。”吳女士說。
記者試圖聯系會診組的專家,進一步了解相關情況,但湖北省衛生廳的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鏈接
衛生部成立專家組 分析“性早熟”
不同地方出現的“性早熟”嬰兒是否都與奶粉有關?
根據記者了解的最新情況,衛生部已直接介入調查,目前已經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牽頭,成立由內分泌、兒科、婦幼、食品安全等領域9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會同有關地方,分析女嬰患病與食用奶粉之間的關聯。“奶粉疑致嬰兒性早熟”事件發生后,相關領域專家意見并不一致。“從醫學角度看,兒童性早熟成因復雜,尚且不能斷定患者與特定的食物或者環境之間到底有多大關系。”內蒙古農牧學院首席研究員盧德勛認為,要加大對性早熟問題的調研,可以通過對動物做實驗,研究食物對性早熟的影響。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陳曉波表示,從近年門診來看,性早熟病例本來就有所上升。
據新華社
新聞背景
《健康時報》率先報道了“武漢三名嬰幼兒食用圣元奶粉疑致性早熟”的新聞后,在全國引起一片嘩然。
隨后,媒體又相繼曝光江西奉新縣10個月女嬰、山東臨沂8個月女嬰分別出現性早熟的癥狀;廣東湛江3個月男嬰檢測出雌性激素超標的消息,他們均聲稱從出生就開始喝圣元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