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5日以來,“家長疑圣元奶粉致嬰兒性早熟”事件已延續一周。昨天,在衛生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對此事件公開回應稱,衛生部高度重視此事,并已責成湖北省食品安全監管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稱湖北食安辦)進行調查處理,“一有結果,就會向社會公布”。
鄧海華表示,據專家了解,奶粉里不允許檢出雌激素,世界上也不允許,農業部門已經制定了這方面的檢測方法,并提供給了湖北省。截至記者發稿時,湖北相關職能部門仍未公布對圣元奶粉抽檢樣品的檢測結果。
兒童性早熟“絕大部分病因不明”
在昨天的發布會上,鄧海華表示,湖北省食安辦已經組織相關職能部門,抽取該品牌的樣品進行實驗室檢測,并組織醫學臨床專家對涉及到的女嬰進行臨床會診,同時開展醫學調查,分析女嬰患病與食用奶粉之間的關聯。
對于兒童性早熟方面的情況,鄧海華介紹說,“關于兒童的性早熟,在臨床上有嚴格的、科學的診斷標準,它分為真性性早熟(中樞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假性性早熟中的單純性乳房發育是女孩發育過程中最常見的性早熟的癥象,發病率約為千分之二。 ”
對于兒童性早熟的成因,鄧海華表示,“專家認為原因比較復雜,絕大部分的病例病因不明。無論是單純性的乳房早發育,還是真性性早熟,都還不能斷定患者與特定的食物或者環境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 ”
奶粉雌激素檢測標準即將公布
對于乳品質量安全中有關激素的要求,鄧海華在昨天的發布會上表示,國家在2008年制定了《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要求加強奶畜養殖、生鮮乳收購、乳品生產、經營、進口等各環節的監督檢查,明確規定禁止銷售、收購和加工尚處于用藥期和休藥期內的奶畜產的,不符合健康標準或者沒有經過檢疫合格的奶畜產的,以及其他不合法規標準的生鮮乳,從源頭上控制生鮮乳中的獸藥殘留。
鄧海華透露,按照《獸藥管理條例》的規定,農業部發布了第235號公告《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對有關雌激素類的藥物作出了明確的規定,規定苯甲酸雌二醇僅做治療藥物使用,禁止使用乙烯雌酚及其鹽、脂,以及醋酸甲孕酮等物質,并且規定上述物質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
列席昨天發布會的農業部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研究員王樹槐稱,“對奶粉雌激素檢測,農業部規定了不得檢出的限量標準,制定了相關的檢測方法。目前,農業部公布了動物性食品,包括肉、蛋的檢測方法,奶粉的標準即將公布”。
鏈接
奶源地到底在哪?
在昨天衛生部新聞發布會結束后不久,圣元公司即在其官方網站發表聲明,公開回應衛生部新聞發布會。這份回應稱,“圣元尊重衛生部的客觀立場;同時圣元也希望湖北政府部門盡快公布檢測結果。 ”不過,持續發酵的“嬰兒性早熟事件”已嚴重影響圣元國際的股價。據報道,8月9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圣元國際股票開盤即放量暴跌26.94%。
圣元奶粉的奶源地也備受質疑,其官方網站稱“精選來自歐盟純凈牧場的優質奶源”,而其在美國發布的年報卻顯示其奶源進口自新西蘭。
解讀
檢測機構只需做兩件事
王樹槐在昨天的發布會結束后對記者表示,奶粉的國家標準里沒有雌激素檢測項目,但“不是說檢不了,實驗室檢測能力、技術是沒問題的,可以進行驗證”。 王樹槐表示,農業部批準了兩種雌激素作為獸藥使用,一個是促卵泡激素和促黃體激素,都是牛體內正常含有的激素。“作為獸藥,主要是在動物發情、繁殖期雌激素水平不夠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如果在牛的泌乳期使用的話,反而會減少泌乳量。 ”
對于雌激素含量問題,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崑岡說,相關的檢測機構只需要做兩件事:首先,檢測清楚牛奶(原奶)中含有的正常的激素的數目是多少,因為這個量是正常安全的范圍之內,所以可以作為一個參考值。其次,將市場上所有來自國內、國外的乳制品,均進行“激素檢測”,與上述所說的原奶中的激素值進行比較。然后請營養專家、病例專家綜合多項激素數值,給出一個嚴格限定的激素值標準。“這樣便能知道到底女嬰性早熟是否緣于奶粉中的激素過多。 ”
影響
事件或將帶來乳業地震
同一天,農業部資深乳業分析師、中國奶業協會理事陳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奶粉導致嬰兒性早熟”這種說法他多年來也是第一次聽說。他分析稱,若到時候相關部門檢測出圣元奶粉中含有激素,那么就不僅是圣元這么一個產品、一個品牌的問題,對國內整個行業,甚至全球的乳品行業都是一個地震,“它帶來的影響將比之前的三聚氰胺事件更為嚴重”。A09a 綜合《東方早報》《法制晚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