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昊 通訊員 劉思揚
日前,有媒體報道“圣元奶粉疑致女嬰性早熟”,掀起了軒然大波。
針對這股“激素門”恐慌,記者昨天咨詢了國家疾控中心和濟南部分醫院專家發現,對于奶粉中是否含激素,專家們也存在分歧。
一些食品專家說,嬰幼兒配方奶粉都經過質監部門檢測,一般不會含有激素。即使一些喂牛的飼料中含有激素,殘留在奶粉中的激素量也很少,適量服用不會威脅寶寶健康。濟南奶牛中心工作人員也表示,濟南奶牛的養殖中沒有添加激素,因此媽媽們不必過于擔憂。但有醫生認為,長期食用在理論上是有可能造成性早熟的。
爭議
激素問題專家分歧已久
這次事件中,武漢三名女嬰的家長懷疑,寶寶出現性早熟是奶粉中所含激素惹的禍。
記者在查閱相關資料后發現,奶粉尤其是牛初乳配方奶粉,是否有害人體健康的爭論在國內外其實早已存在。
寶寶喝奶粉真有可能喝出性早熟?記者采訪了省兒保所教授李琳葆。他說:“性早熟形成與個人體質有關,更與飲食關系密切。對于嬰幼兒來說,喝奶粉務必適量。”
現在,對奶粉和牛奶中含有抗生素這一點,市場已經相當敏感了。但事實上,養殖場為保證奶牛的出奶率,飼料中可能會含有一些激素類物質,還有的奶牛為防止感染會打很多抗生素,長期食用在理論上是有可能造成性早熟的。“不過這種事情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李琳葆說。
山東食品科學研究所所長杜文宇認為,目前的研究證明,在乳制品中只有牛初乳含有激素,這次遭質疑的圣元優博奶粉是普通的配方奶粉,應該沒有添加激素。
對于在飼養奶牛的過程中,加入了激素類成分的說法,杜文宇說:“國外有學者認為,在飲食結構合理均衡的前提下,寶寶吃各種食物的結果是導致激素綜合效應為零。何況殘留在奶粉中的激素量較少,不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本地
濟南養奶牛沒用激素
昨天下午,濟南奶牛中心工作人員也表示,目前在國內奶牛尤其是濟南奶牛的養殖中都沒有添加激素。記者從市畜牧獸醫總站了解到,促進奶牛生長的激素,目前國內還沒有廠家進行生產,國產奶粉應該不含這種成分。“平常這么喝奶粉,不會引起早熟。”杜文宇說,據其所知,近二三十年來,由于食用乳制品而導致雌激素不良反應的事件在國外從未發生或有相關報道。
有業內人士直言,如果奶粉中真的含激素有損嬰兒健康,那將波及整個行業,而并非僅僅是這次被檢驗的某個品牌。
廠商
奶粉檢測結果并沒問題
盡管圣元奶粉遭到質疑,不過濟南各大超市的奶粉柜臺上,“圣元”仍在正常銷售。超市方面的負責人稱,銷量也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昨天,記者在圣元營養食品有限公司官網上看到一封“致媒體的公開信”。信中稱:“對于最近某些媒體關于嬰幼兒‘性早熟’的報道,我們在此鄭重聲明,圣元公司生產銷售的產品是安全的,不存在添加任何‘激素’等違規物質的行為。”
昨天下午,記者電話聯系了圣元國際集團濟南地區負責人。她稱,當地的質檢局已抽取樣品進行檢驗。
將產品送檢是對消費者負責,公司將用“檢測結果”來說話。她表示,湖北方面的檢測結果已經出來,奶粉沒有問題。但具體的結果,總部會召開媒體發布會進一步說明。同時,希望政府相關部門盡快公布檢測結果。
反應
“媽媽團”質疑法規空白
截至昨天下午5點,騰訊、搜狐等網站關于“圣元致性早熟”這條新聞的評論,均已過萬。看到這個消息,媽媽們的感覺是將信將疑。“樂樂”是一名濟南的網友。她認為,對于過小的孩子來說,母乳是最好的選擇。對于宣稱能增強孩子免疫力的配方奶粉,她只有在母乳不夠用的情況下,才考慮給孩子吃。
而更多的媽媽們留言,質疑國家為什么不出臺相關文件,規范奶粉行業。
一位自稱是律師的網友的發言得到了大家的認同。她稱,自2008年三聚氰胺超標奶粉事件發生以來,乳品企業的規范化、標準化程度有了大幅提高。但目前國家制定的相關指標的測定方法及檢測規則,并非強制性標準。同時,有關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一系列生產、加工、上市、檢測等標準和法規,也是一大空白。